


搜寻结果
2058 results found with an empty search
Blog Posts (247)
- 罕达奇迹书
老王为自己不能有条毫无破绽的裤子而气恼,因为它在他上学时令其困窘。在罕达,所有的女孩儿都嗤嗤地笑,狡黠的眼睛在上面溜来溜去。男孩儿则鬼头鬼脑地拍拍他的臀部,很会意地离去。只有坐在课椅上时老王才心情好转。有一次老王拍拍屁股对他爸大老王说,你看怎么办?他爸眉头一皱说,小兔嵬子,滚一边去。老王这才大声啜泣起来。坐在肮脏的板屋后思念他的母亲。那是一个模糊的女人,长着巨大的乳房,整个夏天摇摇晃晃,里面盛满了不可思议的汁水。 在去罕达的路上,老王走了很久。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每天要去罕达上学,从七岁走到十四岁,八年里没有令人鼓舞的长进。这自然不是指他的裤子,而是指他的学问。他戴着拣来的工作帽,把鼻涕仔细地擦在袖子朝后的那个部位,心里充满了对罕达的仇恨。 太阳照在沥青公路上,空气明亮的睁不开眼睛。他抬起永远洗不干净的脸庞,去看一个隆隆作响的物事。大型旅游车从身边驶过,他怔了一会儿,仿佛那车开的极慢。一片尘土扬过之后,才渐渐看见有座带铁丝网的红砖围墙。青草在快颓的墙顶上嚣张的生长,一个男人冲着墙撒尿,然后周身大抖起来,好像毛鸭傲然地抖着水珠。 秦秀杰《不是疲劳也不是困倦》: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少年,每天要去罕达上学,从七岁走到十四岁,八年里没有令人鼓舞的长进 老王阴郁的心情开始有所好转。他穿越公路,顺墙根的阴影走,仿佛走在一条狭细的甬道上,这样走了下去,一直偏离了公路。墙在这里颓坏得愈加严重。有些干枯的青苔贴着,像半脱落的痂皮,老王用手指抠下好大一块,仔细瞧了一回,对这类低等生物的尸体没有什么特别的见解,就弃在地上。又拔了一些野草,放在鼻上嗅,也不见那细小的花有什么香气。这样一直走下去,就看见那株半朽的榆树,树皮剥落,只露出惨白的内胆。老王站下,拍拍树干,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话儿,如同祖父生前所作的那样,然后就上了树,越过一条横杈,跌跌撞撞地掉进墙的里边。 祖父,就是被众人叫做老老王的那个家伙,现在住在老王不能去的地点,多年来杳无音讯。村上有人见过他的幽灵在夜晚随风疾走,脸上血流如注,像受过无数苦痛。而他生前却过得极其快活。埋死尸时唱着豪迈的歌,力气大得惊人,可以用单臂抓住一个绞死者的脖子,平平举起,像抓一只硕大无比的阉鸡,随后仰天大笑,豪气直冲云霄。在迷宫样的曲折土墙的后面,村里的女人都给他睡过,非但没有怨言,而且私下交流有关他的好处。有位本地的画匠描下他的形貌,分给村民贴在大门上,说是极能避邪。只有老王说不像不像。 这是祖父的领地。鬼魂大量出没,多得难以计数,拥有各种寻常的姓氏。它们在月光下散步,头发飘逸,面容安详如婴。村民习以为常,时而邀到家中说说闲话。一次老王摔在鬼峦上,不省人事。祖父去公路拦车未遂,一怒之下,将孙子背回家里,反复叫喊几个姓氏,鬼魂就在夜里现身了。他苏醒的时候,看见一个窈窕女子正动身离去。第三天他就下地撤尿,痊愈如初。 老王在围墙里走动,有如一条被露水打湿的小狗,用五官嗅听一切事物。齐腰高的香蒿用粗大的茎杆缠他,绿色的蚂蚱停栖于草叶,仿佛受了极大的惊吓。他逮了几只,又听任他们狼狈逃窜。他的注意力只是在那些本地最伟岸的建筑物上:废弃的监狱、高达四层以上的灰色楼房、被几何美学所支撑的囚窗的矩阵。它们是沉闷而威严的,多么威严,放射着算术和语文的光辉!麻雀飞来飞去,在这群纪念物的顶檐筑巢,沉思它们的意义。老王朝鸟巢扔了一块石子,可它在飞行了一半后就无力地落在污水坑里,水花四溅,鸟纹丝不动。 澳洲阿瑟港监狱:它们是沉闷而威严的,多么威严,放射着算术和语文的光辉 “罕达,罕达、罕达——,”老王在野草地上打滚,朝这些伟大的楼房喊叫,直至喉咙疼痛。楼房缄默不语。这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大声咳嗽,想起祖父第一次带他来此的情景。祖父说这地方才是真正的罕达。他刻满皱纹的脸上露出轻蔑的笑容:奶奶的,我骗了他们,那些日本崽子。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 老王很迷惘地点着头,开始知道“罕达”这个词很重要,就像它的姓氏“老王”一样。那么,爷爷您叫老王,爸爸他叫老王,我呢也叫老王,到底谁是真的老王?祖父拍了 一下他的小屁股说,你爸是兔崽子,你兄弟是兔崽子,就你是真兔崽子。他奶奶的,跟你妈一个模样。 祖父的身影正在远逝。越过香蒿、野麦和青茅的头颅,他裤档肥大地走着,肩胛上停栖着一只活了百岁的老麻雀。太阳的光斜斜地击中了他,使之踉跄起来,喝醉了酒似的,这样一直走向那幢座落在草地尽头的灰色洋房。在小楼的宽大的台阶上,他吃力地转过身,脸上带着嘲讽的微笑,仿佛对孙子说了些什么,而老王却不能听见。当他飞奔过去时,祖父已经消失在门后,就像消失在澄明的空气之中。老王无限忧忧伤地目击了这个场景。祖父一去不返,像他家族的其他成员一样。而台阶与楼房,是缅怀他们的唯一线索。 在明亮的草丛里,老王眯起了眼睛。他看见一群游客从二号楼里涌出,正穿越草地向小楼走去。裤子洁净,谈笑风生,完全无视他的存在。他们侵犯了我的领地,老王愤愤不平地想。他们又什么权利?这些大笨蛋,他们居然想打听罕达的秘密!他鄙夷地望着他们,然后很阴险地垂下眼帘,露出了痴愚的表情。 他在二号楼里逛来逛去,巡视那些单调的走道和囚室。这正是他每日的功课.约定的时可尚未到来。他要走完这些长廊,清点所有的囚室.他身子挨着墙壁,食指顶住一点,在走动中拉出一条想象的直线。由于避让游客,直线不断发生弯曲,这使老王有些恼火。他必须从另—头重新开始,直至它被画得毫无瑕疵。有个女孩儿,瞅着他的动作,格格地笑起来,指给她身旁的中年女人看,两人便都笑了。老王绥缓抬臂,对准她们凌空划了一个圈,让线在她们身上打结。看着她们渐变了脸色,这才扬长而去。 辽宁旅顺日俄监狱走廊:他在二号楼里逛来逛去,巡视那些单调的走道和囚室 老王说,女人让我心烦。他果然不热爱女人。远在襁褓时代,女人就不断骚扰和袭击这个完全无辜的孩子,逗弄他的小鸡,说他必承祖志,然后就奇怪地大笑,前仰后合,乐不可支.母亲也跟着笑,奶子剧烈地摇颤,渐渐显出泪意,仿佛有些悲凉。 滚,骚娘儿们!祖父在堂屋里低低喝道。女人们尖叫着四散逃命,撇下一地葵花籽的壳儿。 祖父不心烦女人,他不过是藐视女人罢了.在荫凉的瓜棚下,祖父用一竹箩瓜籽款待末出阁的女子,跟她们讲风流鬼的故事,女人吃吃笑着,脸涨得通每股红,待缓过气来,祖父已扛着铁铲上了山岗。他的裤裆硕大无比,像风中的蓬帆。扛铲的背影被太阳照得雪亮。 客人散了之后,母亲就扫拢瓜籽壳儿,放入一只黑色陶罐,用文火煎煮,说是要煮出女人的阴津。那些汤汁略带白色,散发出淡淡的葵花香气。祖父埋完尸体回来,一甩铁器说,今天又打了五个洞!随后将倾在花瓷大碗里的汁水牛饮而尽。母亲就呆呆地看着他,脸上有了一些红晕。祖父并不看她。 父亲与兄长们出门打工的时节,逃学的老王就在日本人造的模范监狱里欢快地走动。母亲说,小东西,死出去玩吧,天不黑别回来!他便急忙用马的姿势跑开了。破竹竿在胯下发出犀利啸声。他忽然又勒住马缰,在野菊丛里排出一堆又湿又热的粪蛋。一只大肚山蛙躲闪不及,被老王擒住,用它擦了屁股。 老王在第四层楼上,越过固定于走廊地板上的铁制栅栏,可以观察到下面几层游客的动静。他们在俯视中失去脖子,胸腹挤作一团,腿像侏儒那样运动。老王集聚了一堆口水,蓄在唇齿边上,很仔细地瞄准后吐出,看它无声地坠下,依次越过几道栅格,溅落在底楼的水泥地,难以察觉地爆炸开来。老王又吐了它几口,都被三楼或二楼的铁栅挡住。开始觉得索然无味。 美国旧金山监狱:越过固定于走廊地板上的铁制栅栏,可以观察到下面几层游客的动静 要是它能掉在那些人的脑门子上就好了。老王很怅惘。知道这是一门非凡的功夫。他相识的人中,只有飞嘴略通一二。从五尺开外嘬起嘴唇,轻喀一声,将唾沫弹在人的脸上,飞嘴管这叫“赠送一个飞嘴”。因他亲嘴的人多了,就颇有名气,成为罕达学校最难缠的人物。后来不幸吻在一个过路侠士脸上,挨了一掌,辱下一对门牙,从此只能接受别人的“飞嘴”的称号。这多么可悲!老王世故地想。那个满嘴漏风的家伙,这会儿他该滚过来了。老王听着堡楼上的梆子声,觉得它的忠诚和守时无与伦比。每天开始或结束参观的时刻,它就空空而迷人地响起,模仿过去的岁月,使游客心惊肉跳。 老王转过脸去,看见走廊尽头露出一个男孩的丑陋脸庞。他忽然口唇发干,感到浑身紧张。他们遥远地对视着,目光里充满了仇恨与敌意。飞嘴手插在裤袋里,慢吞吞走过来,在离他五尺远的地方站住,装得漫不经心地问,你来啦? 老王阴沉着脸点点头,指着离他最近的那间囚室,就这儿吧。飞嘴咽了唾沫不自然地笑笑说,好吧,随你便。他们就进了囚室,从里面把门掩上,然后,各自背靠一堵带有黑色血痕的墙壁,很戒备地互相打量,好像在掂估对方是否身匿凶器,而后,各自从兜里掏出两粒骰子。再看飞嘴的,竟是一对用白玉琢成的宝贝。老王怔了一回,点点头,不动声色地问,用谁的? 飞嘴很自负地说你看着办吧。老王说本要不愿占你的便宜,也不能让你占了便宜。来锤子剪刀吧,二决两胜。飞嘴迟疑了一下,说好。老王喊一、二、三,两人就同时出手。一看,老王是巴掌,飞嘴是拳头,布里锤子,老王便赢了第一个回合。接着老王又出掌,飞嘴又出拳头,但见势不妙,中途从拳里戳出二指,做成剪刀模样。老王狠瞪了飞嘴一眼,没吱声。飞嘴狡黠地笑笑,说现在一比一。他又喊一、二、三,两人第三次出手,这回飞嘴是锤子,老王却是剪刀。飞嘴就露着嘴上的破绽笑道,你输了。老王哼了一声,怏怏地收起自己的物事。 飞嘴取了玉骰放在嘴上,吹了几口大气,往水泥上猝然一掷,凑出一个九点。老王哂笑着抓过来,随手一摔,五点加六点,竟是十一。老王就拍手大乐起来,你这笨蛋,连自家的物事都看管不住!行了,现在要由我来挑选决斗的方式,你听好了,再过一会儿,天就黑了,那时咱们就上绞刑室待着,一直待到明儿早上,谁中途逃掉,谁就是他娘的孬种!飞嘴很深地叹口气,躲一边撒尿去了。 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从前,囚犯都在这种屋子里等很长的时间,没准要等上一辈子 我们得在这儿等着,老王说。从前,囚犯都在这种屋子里等很长的时间,没准要等上一辈子。后来终于来了人,说你可以去了,他就很高兴地跟着走,唱他喜爱的曲儿,这样一直走到那里。所有的人都竖着耳朵,听见关门的声音,大家就很难受,打个呵欠说我们还得等下去,这真倒楣! 越过高高的栅窗,老王把那幢灰色的两层洋楼指给飞嘴看。它就在野草地的东面尽头,孤零零地立着,像一幢精巧的度假别墅。就不上名儿的藤蔓植物攀援着墙面,使它看上去很幽深。只有窗户露出来,玻璃擦得很亮,反射着夕阳的光辉。 飞嘴打了一个寒噤,从凳子上跃下,使劲揉着眼睛。那玻璃窗刺痛我了,他嘟囔道。老王并不理会他。他抓住栅栏,出神地望着小楼以及楼后山岗上的大片坟地。噢,这就是罕达的灵魂、罕达之中的罕达!他心里叫道。祖父并未告诉他这点,但他很早就明白了一切。这是祖父最后的秘密,他从来不许我进去。现在我终于要进去了,我就要知道那里面的故事了。这简直像做梦一样。 其实老王并不了解,为什么打赌能够解除祖父的禁制。他仅仅这些希望着,而这就够了。这遥远的窗户后面,也就是在玻璃的光芒深处,他觉察出有一张停滞不动的脸,模糊得难以辨认。老王胜利地笑起来:他看见了他的“人”,或者,用祖父的话说,他的“灵魂”。它已经在那里了。一切都安排就绪。待会儿他只需溜进去就成了。你看见了吗?你来看呀!老王热烈地叫道,你看,它已经进去了,它在里面瞧着我! 飞嘴坐在水泥地上,沮丧地玩着骰子,把它们从一只手抛到另一只手。就这么来回抛着。好像没有听见,脸却变得很白。过了很久,小声说,我肚皮饿了。 老王下地来说,你小子想开溜吧? 飞嘴辩解道,哪能呢。咱们回家吃了夜饭再来嘛。.我给你带这么这么大的一只烤红薯。老王轻蔑地撇撇嘴:这算什么。咱们家从不吃那玩意儿。咱们总是在晚上烤蚂蚱,就像串糖葫芦,把大蚂蚱的肚皮串在铁丝儿上,一烤就吱吱冒油,十里地外你能闻到它的香气。可我从不吃它的肚皮。那都是我妈吃的。我只吃它们的翅儿,脆生生的,嚼在嘴里,嘁里咔嚓直响,像老鼠啃楼板似的。 旧金山监狱牢房:飞嘴坐在水泥地上,沮丧地玩着骰子 飞嘴说这可能是很好吃,可就是吃不饱。不像烤红薯,一个下肚,可以挨上十天八日的。这个叫实惠,你懂吗你? 老王很诡异地笑笑:其实蚂蚱吃起来没那么响,也就一丁点儿响,象鬼打个喷嚏,嘁嚓一声,耳背的人压根儿听不见。夜里出门,风吹得山响,你在道上走,听见近处嘁嚓一声,那就是了。穿很薄的白衫,鬼也要伤风的。 在黯淡下去的光线里,飞嘴的脸色愈来愈难看。我们家不怕鬼的。我们家都会飞嘴儿。我妈能飞五米远,喀嗒一声。鬼最怕这个。有一回来了个女鬼,老长老长的头发,在窗户外边招手,叫我爸出去。我妈刚好醒来,就一个飞嘴儿,像暗器一样,正中它的脸面,它大叫一声,失了踪影,从此再也不来。我爸怒极,拽过我妈,好生打了一顿屁股。 这算不了什么。老王淡淡地说。再说,现在你还有那个能耐吗?呆一边儿想去吧。 飞嘴这就恼了:我操,咱走着瞧!老王瞅了他一眼,找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把工作帽扣在地上,简单地说,好吧。两人都缄默无言。敲过最后的梆子,天大黑了起来。他们听见远处看门人吮挡一声关上大门,接着是链条发出清脆的碰撞。此后就没什么可听的了。在风的长长的响动中,忽然传来夜枭大声咳嗽的声音。 带镣铐的女人:他们听见远处看门人吮挡一声关上大门,接着是链条发出清脆的碰撞 老王慢吞吞站起来,又拍了拍裤子,走出囚室。飞嘴跟在后边。彼此都很严肃。走廊上,脚步声是夸张的,拖着很长的尾音,在光滑的墙壁之间响亮地回荡。飞嘴踉跄着循声朝前摸去,几乎看不见前面的老王,当手指与脊背触到墙壁时,它的冰凉像脚步声那样令他吃惊,把他推入一种轻度的狂乱。他开始咕咕笑起来。短促地笑了一阵,听见老王说,小子留神,我们下楼梯了。 他们就下楼梯。狭窄的梯道,逐级向下延伸,不断拐弯,长得没有尽头,仿佛要这样经直通向地狱的底部。一、二,一、二,老王走得很捻熟。飞嘴听着他对头的动静,满含怨恨地跌了一跤,额头、左臂和大腿都很疼痛。这没什么。飞嘴说道,又咭咭地笑起来。 老王对此很反感。这简直就像他邻居家的那只母鸽子。以后就叫他花鸽子好了。要不就叫他鸟人。总之这小子得换个名字了。明天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布一道命令。老王这样想道,很阴险地撇撇嘴,做了个鬼脸。 你在干嘛?飞嘴在他身后满腹狐疑。黑暗吞没了双方的脸,但老王还是吃了一惊,跟阴谋败露了似的。那么好吧,你来拉着我的衣服。他停住脚步提议说,并且在说完之后就深感后悔,觉得自己真是虚伪透顶。飞嘴的手在他背上摸索起来,拽住了上衣的下摆。你小子身上真臭!飞嘴喘着气说。 敢情,要不怎么熏死你!老王就继续稳熟地拾级而下,对自己无意中获得的优势十分满意。其实我已经赢了。他想。没料这鸟人这么快就垮掉了,瞧他吓得那样! 在楼下的野草地上,星光是晶莹的,他们抵达这里时,像从黑洞中一下子掉出来似的。飞嘴楞楞地看了看四周,扁扁嘴哭开了。唏唏嘘嘘地漏着齿风,恐惧的眼神早已没了仇恨。老王仰着脸,手插裤兜,极有耐性地等着。又低头去看挂在草尖上的细碎露珠。一队灰老鼠在附近飞快地跑过,领头的那只掉过脸来瞅了他一眼,抬了抬肮脏的爪子,算是打个招呼。老王认出它来,就“嗨”了一声,把正全神贯注地哭泣的飞嘴,吓了老大一跳。 今晚,这里的一切都很太平。老王欣快地想,被夜间的景象弄得愈来愈兴奋,忽然感到有必要劝慰一下这个往日的对头。喂,你,看见我的巡官了吗?它从这里走过,它说没事,那一定没事了。好了,听着,现在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关于罕达。 老王热切地说道,仿佛变了个人似的。这些永恒的秘密,自晓事以来,珍藏了整整八年。而此刻他有了一种倾吐的欲望。他需要一只耳朵,不管这耳朵属于谁。舌头很热。新月缓慢地向中天上升,罕达监狱的景象已无限庄严。 发泄了孤苦无助的感情之后,飞嘴感到哭意顿减,轻松的倦怠漫将过来。但他决定继续再哭一小会儿。于是他就把恸哭改成轻微的啜泣。涎水与鼻涕安详地流着,以便听取老王梦呓般的语音。 奥斯威辛集中营:新月缓慢地向中天上升,罕达监狱的景象已无限庄严 在地图上,你将发现罕达不过是一所学校。咱们在那儿念书,读各种可笑的东西。老师们在附近住着。他们的老婆和小孩就开铺子,卖烧饼和油条,这样就有了个镇子。老王跪在草丛里,喃喃地说,尽心竭力地回忆祖父交给他的全部机密。在古书上,罕达是一座乐园。有个人在这里发明了饶饼,还有一个人发明了牙齿。全世界的人都上这儿来念书,把字写在烧饼上,一个一个吃掉,就识许多字。这是真的。后来罕达就消失了。皇帝们急坏了,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侦探,到处打听它的下落,却没有人活着回到京城。日本人打中国,为的还不是这个?他们找到一所学校和一座牢房,就管学校叫罕达,管牢房叫牢房。其实罕达是个骗局,奶奶的,这点没人知道。 飞嘴用草叶抹着鼻涕,做出很留神的样子,为自己被昔日的对头信任而暗自得意。我操,这是真的?这可是他妈的头号新闻!他又扯了一把草叶,开始意识到这一切很好玩。是很好玩。 老王仔细地看着天空,仿佛在上面寻找着某种证据。你用心听好了。这话我决不再说第二遍。罕达就在这里!很久很久以前,咱家就在这儿住着,看守罕达。因为是罕达的王,所以就姓了王,省得另找个名字麻烦。咱祖祖辈辈看着这个大秘密,要等一个叫做檀弓的人,把钥匙交给他。我爷爷没等着就死了,我爹也是。所以现在,钥匙到了我的手里。 飞嘴忽然屏住呼吸,很诧异地注视着老王,像瞅见一个怪物。他看到,老王小心翼翼地在身上掏摸着,过了一会儿,向他伸过手来,肮脏的手掌上,多了一把黄澄澄的钥匙,在月光下闪烁出诡秘的光泽。 飞嘴神色虔诚地接过来,感到它冰冷而又沉重,式样也古旧,椭圆的手柄上连着一根细长的杵体,而杵体的另一端是一个小小的矩体,其上有凹陷的小槽。 现在我要进去了。可惜你不是檀弓。不过等等,没准儿你就是那个叫檀弓的人。你们家会飞嘴儿,说不定就是一种老式的弹弓。老王死死盯着飞嘴,眼神灼热,使他很有些害臊。 越过宽阔的野草地,老王拽着飞嘴的手奔跑起来,不顾荆棘和露水,不顾旧日的仇恨,不顾深藏于夜色中的某种令人骇伯的东西。 从日式小楼的左侧,飞嘴老远就看到一道露天台阶,直接通向二楼。他们上了台阶,在那扇极普通的栗木门前站下,大口喘气,听见心脏的声音充满整个凄凉的宇宙。 老王抖着手去开那门锁,忽又停住了,憋了片刻,放出几个很响亮的屁。飞嘴格格地笑。老王红了红脸,又用钥匙去探锁孔,转了半天,也不见有什么动静。飞嘴试着轻轻一推,门竟然毫无声息地开了。两个孩子都吃了一惊。 肮脏的手掌上,多了一把黄澄澄的钥匙,在月光下闪烁出诡秘的光泽 在门的里边,事物被黑暗笼罩得很严密。老王说我一点都看不见,飞嘴说是的。他们摸了一阵,渐渐看到窗户及其栅栏的轮廓。有一种极弱的光线在上面流走。后来就稍亮了些,看见一张长椅,摆在通往里屋的门侧。这是条过道。他们就继续走。楼板空空地响,仿佛并不怎么牢靠。 进去之后,感觉更亮些了,因为有更多的窗户与光线。树的影子在地板上摇晃,要说出一种哑语,此外是一片空寂。并没有什么令人惊奇的事物。偌大一间屋子,被一道木栅栏隔成两半。在栅栏这边,有些安装在台座上的长椅和长桌,高高踞着,像是开会或观看表演用的。离栅栏最近的,是一张孤单的椅子,使人想起司机的驾驶座,面对栅栏另一边的空荡世界。飞嘴坐上去,大失所望地说,这就是你的罕达?好笑。好笑! 老王没有听见飞嘴。他的全部感觉都汇聚在栅栏的那边。双目熠熠,慢慢走过栅门,很敬畏地站下了,看见一个绞索从屋子上方某处垂吊下来。在微弱的光线里,绞索是黑色的,外面似乎裹着某种动物的皮革,滑腻腻地,很恶心的样子。当他走近时,它忽然就簌簌地晃动起来,像风中的秋千。 老王讷讷地说:哦,你好? 老王感到了晕眩。秋千静止着,仪态庄严,上面停栖着祖父的面容。你好。老王说,看见祖父搂住母亲,在瓜棚的秋千上晃悠悠了整整一个夏天。瓜汁饱满而香甜的夏天,父亲远行,母亲的红晕像她的笑声与尖叫那样明亮。祖父对人说,我们的规矩与众不同,我们是站在罕达门槛上的人。老王过去不明白这话的含义,现在约略有些懂了。祖父死去之后,母亲意味深长地说:现在好了,他终于去了罕达,变成它里面的人。她卸下秋千,大汗淋漓,面带忧伤。 这个秘密的绞索或者秋千,是罕达吗?或者,它只是去罕达的门,他的先人在这里相继消失:祖父、母亲;父亲、最后是他的四个长兄。他们的使命是护送那些囚徒,还是护送他们自己?他看不明白,是不明白。他用心地想道,觉得罕达是一种语文,在翻过一页之后,新的一页就涌现了、它的封面业已陈旧,而它的里面则是无限的,包含了各种算术的式子。,使他不能够读透它。 老王伸出手指,轻轻触碰着绳套。它摇篮般晃动了片断,又归于静止。他停顿了一下,手指再度开始摸索,充满了无限的惊喜与怜爱。哦,它那么光滑,那么柔软,那么冰凉如水和无动于衷,简直是一个奇迹。妙就妙在你完全可以把它当成玩具,但它却决不是什么玩具,而是一种灵魂,在手指的赞叹中深不可测地缄默着。 旅顺监狱绞刑室里的绞索:它却决不是什么玩具,而是一种灵魂,在手指的赞叹中深不可测地缄默着 你在干嘛?飞嘴坐在软垫上,注视着老王,觉得事情正在顺利起来。他并没逃走,而是惬意地坐在这儿,像一个罕达的校长,这点使他感到满意。他的手无意中碰到左边的一件硬物,像汽车驾驶室里的离合器操纵杆。嘿,你瞧,这是什么玩意儿7 老王幸福地笑了。他多么幸福。他踮起脚尖,把细长的脖子和头颅一道放入绳索。它很傲慢,这是真的。但他完全能够改变它的态度。现在,粗大的绳索亲切地环绕着他的脖颈,像一条有力的围内。它终于了解我了,他想道,眼里流下了泪水。 明天。哦明天!在明天,他与世界的关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从罕达监狱到罕达学校,他都是真正的老王,没有任何人能够推翻他。这点很重要,因为他发展了先烈的事业。明天,他要在罕达学校安装一个秋千,让飞嘴来推动它,而他自己则在上边悬坐着。当众人向他景仰时,他就在阳光和阴影里这么来回摆动,使他们无法看清他的容貌。 飞嘴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那个操纵杆。它使他着迷。起初,他试着向上拉它,以后又试着向前按它,最后,当他用力朝后推它的时候,它意外地滑移了,发出一声叹息般的响动。与此同时,飞嘴目瞪口呆地看见整幢楼房的灯光蓦地明亮起来,地板发出震颤,音乐从看不见的孔道里弥漫开去,是一支送葬用的悲恸曲调。当眼睛适应了光线之后,他才发现老王被绞在一个黑色绳套里,他原先站立的那一大块楼板向下翻去,使他双脚悬空。 《美国女子监狱农场之琼丝故事》:老王并没有挣动。他只是静静地吊着。裤子掉了下去,露出白晰得发青的下身 老王并没有挣动。他只是静静地吊着。裤子掉了下去,露出白晰得发青的下身,形影相吊地垂着,孤寂到了令人心疼的程度。而他的脸始终埋在阴影里,一直看不分明。后来,当老王的身子转过一个角度,飞嘴才看到他脸上突起的眼珠和大得出奇的舌头,像是对自己所做的那种夸张的鬼脸。飞嘴满含敬畏地望着,觉得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游戏。 而后,滑轮辘辘转动起来,老王的躯体向楼下冉冉降落。越过打开的楼板,飞嘴可以看见一只竖立的木桶已在下面守候。绞索轻柔地把老王的尸体投放进去,犹如安置一个沉睡的婴孩,然后从他的脖子上退出,回升到原先的高度。有只木盖被吊车送来,一丝不苟地盖住了老王的住所。楼下的门自己隆隆开了,木桶坐在铁制的轮座上,向室外无声地滑去,沿着生锈的轨道,一直滑入无边的黑夜。很久以后,飞嘴听到山岗上传来遥远而沉闷的一声。 一切都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飞嘴伤感地想,手里攥住那枚老王遗失在楼板上的钥匙。明天,他要回到这里来看守罕达,以顶替老王的事业,一开始可能很难,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1990年写于上海 (说明:本小说为《作家》杂志约稿的同题小说,以“去罕达之路”为题。参与同题写作的,有我、诗人宋琳、小说家北村和格非。但这批小说因为处于敏感时期的缘故,未能在该刊当年发表) 原载《记忆的红皮书》,花城出版社,2008
- 神话考古和的“鹰翼之醒”
古老神话中的鹰蛇对抗 鹰与蛇的二元对立,无疑是苏美尔神话的重要母题。在一组美索不达米亚的“埃塔纳”(Etanna)泥板上,记载了鹰蛇之战的诸多细节。 鹰与蛇原本是住在白杨树上的邻居,鹰栖息在树顶而蛇安居于树根,双方都向大日神沙马什发誓,要忠实于彼此的友谊。但鹰却率先背叛自己的誓言,因贪欲而偷食了楼下邻居的蛇蛋。 蛇为此非常生气,决计为那些尚未诞生的儿女们复仇。它咬死公牛,埋伏在它的肚子里,以此为诱饵,等待鹰的到来。鹰果然中计了。就在它狂喜地享用这顿丰盛大餐之际,蛇袭击了鹰,用柔软的身躯将其捆绑起来,然后折断它的翅膀,把它扔进沙漠里的坑洞,任其负伤流血死去。 垂死的鹰向日神沙马什祈祷和忏悔,竟然得到大神的赦免,他派人类英雄埃塔纳(基什国的王,大洪水后第一代统治者)去营救它,助其逃离死亡的困境,并重获得众神的恩宠。但倒霉的蛇却因为自己的复仇,而受到永恒的诅咒。 埃塔纳泥板,阿卡德泥板之一(纽约莫甘图书馆暨美术馆Morgan Library & Museum藏),由基什国王埃塔纳(Etana)下令刻写,考古学家遂以国王的名字命名这四块泥板 在神话考古学的视野里,这是历史上最古老的鹰蛇对抗故事。令人费解的是,率先违规的苍鹰得到众神的庇护,而复仇者毒蛇反而遭到厌弃。这完全不符合故事本身的逻辑。它制造出一种“埃塔纳困境”,向我们展示上古神话逻辑的不可思议。 要是从泥版叙事中退离,从一个更宏大的视野来观察,就会识破“泥版神”的隐秘动机:人对蛇有一种天然的厌恶。在其进化过程中,人始终面对与爬虫类生物的紧张关系,而这可能根植于白垩纪灵长类动物的黑暗记忆,它们是一些深褐色的创伤,被痛切地书写在基因图谱里,支配着人的价值判断。似乎只有亚洲民族和美洲印第安人,越出了这种遗传学的限定。 更为要紧的是,在一个从水神、地神到天空神的神学过程中,人类的头颅在不断抬起,最后形成一种崇高的宗教美学。鹰必定是因其飞翔的高度而饱受青睐,它比所有大地上的生物都更接近日神,因而成为这场神学革命的受益者。它被纳入天体谱系,与日神翩然共舞,融为一体,形成“日/鹰视觉共同体”(中国人称为“金乌”)。 鹰是苏美尔/阿卡德神系的最高象征物之一,它向众神提供羽翼和脚爪之类的生物配件。羽翼被安装在神的后背,以强化其天空主宰的语义,而犀利的脚爪,则象征强悍的大地征服力,包含对天空和大地双重征服的理想。在亚述神话里,鹰头成为新一代大神尼斯洛(Nisroch)的基本造型。作为首都尼尼微的主神,鹰首人身的尼斯洛主管农业和繁殖,并热衷于主持棕榈花授粉的神圣仪式。 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美术馆里,参观者总能看到尼斯洛的大型浮雕,他们紧贴在坚硬的岩壁上,眼望家园,凝然不动,仿佛被冻结在时间的冰河里。 亚述石版浮雕:鹰头神尼斯洛一手提桶,一手握住棕榈花苞,为棕榈树举行神圣授粉仪式(公元前9世纪,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 蛇的命运截然不同,它只能永远爬行于大地,在泥浆里辗转打滚,与古老的水土神系一起,成为新一代祭司集团的弃儿。在犹太/基督教文明中,它被描述成伊甸园里的魔鬼,是引诱夏娃和亚当犯下原罪的根源(旧约)。尽管蛇有时也能获取短暂的胜利,但鹰无疑是绝对和最后的赢家。正是这种宗教立场,确立了鹰作为正面形象的基本法则。 中国神话里的龙凤和解 鹰蛇博弈的原型,在向东方传播中渐次影响波斯、印度和中国。在东亚农夫的低级版本里,它呈现为雄鸡和毒虫蜈蚣的对抗。只有西汉以后的中国文人,才会彻底改写这种以冲突为特征的原型故事,描述龙(蛇的变体)和凤凰(鹰的变体)的完美对偶,把它变成“龙凤呈祥”的生命颂歌。 印度木雕:大鹏金翅鸟大战那伽蛇 尼采似乎响应了中国人的和解哲学。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重塑了鹰与蛇的对偶符号。大先知在山上隐居和沉思期间,总是随着携带这两种生物。鹰高傲地盘旋在天空,代表精神、自由和理性,聪明狡猾的蛇则生活在大地,代表肉体、物质和智慧。它们的共同点是圆周运动——鹰在空中画圈,而蛇在地上蜿蜒地前行。这两类圆圈运动组合了鹰与蛇,令其成为人类精神与肉体(物质)互补的象征。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称,人类应当是鹰蛇共同体,并因此达到灵肉平衡的理想状态。 当然,完成这种统一的似乎还是中国人。在另一种视觉模式里,中国龙长出翅膀,被叫做“应龙”,显然是鹰与蛇杂交后的新一代神兽,在彼此吸纳对方的优势后,变得无比强悍,在“炎黄大战”神话中扮演重要角色。应龙还有一位著名的孙子,那就是瑞兽麒麟,但它的造型,距离作为祖辈的鹰蛇,已经相差甚远。 中国人的应龙想象图(作者:不详,来源:互联网) 根据《淮南子》、《云笈七签》、《通典》、《帝王世纪》和《宋书》等文献所载,应龙最初是蚩尤的彪悍战将,后来又奇怪地被黄帝选为自己的坐骑,甚至反过来杀死自己的旧主——蚩尤与夸父。这实在是令人吃惊的情节逆袭。 神话考古发现了“原型”的秘密 但无论是龙、应龙或那伽的传说,鹰的元素都已经脱佚,不知它究竟飞到了何方。“鹰与蛇”的神话原型,几乎遭到世人的全面遗忘。只有极少数文学和影视文本,继续利用这个古老的神话原型,书写蛊惑人心的文本。 在英国作家J·K·罗琳的类型小说《哈利·波特》里,凤凰(鹰的变体)与蛇,分别代表光明世界(天堂、正义者、哈利波特)和黑暗世界(地狱、邪恶者、伏地魔)。她试图返回苏美尔泥版的母题,宣告凤凰对蛇的胜利,因为只有这种胜利,才能重构光明与平等的魔法王国。 另一个有趣的文本,是泰国电视连续剧《鹰与蛇》,它依照上座部佛教的原理,重写了鹰(迦楼罗)与蛇(那伽)的世界隐喻关系。蛇代表人类欲望,而鹰是欲望节制的象征。观众被反复告诫,人的情欲是最大的蛇,正是这种欲望成为人类痛苦的根源。所谓鹰蛇之争,无非就是人类与自我欲望斗争的象征。相传佛祖曾经割肉喂鹰,向我们示范走向禁欲的方式,而这是出离人间苦海的唯一道路。 现在我要谈论的是第三个文本——东方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类型小说《鹰翼之醒》,它是“谜托邦”书系中的一种。这部“卜知客”所撰写的魔幻(幻想)小说,再现了“鹰蛇之战”的古老母题。故事发生于南方省城的一所航校,鹰族的后代混迹于学员之中,而他们之所以被推入人间,是因为鹰国政坛发生剧变,黑鹰推翻白鹰的统治,并不断追击残余的白鹰后裔。而在人间,年轻的白鹰人不仅要面对自身的生物性突变(长出翅膀),面对不可告人的身世,还要面对更为凶残的蛇人的围剿。他们就在这种逆境中茁壮发育,接受来自命运的召唤——整合分崩离析的鹰国,引领鹰人战胜蛇人,以捍卫人间的和平与幸福。 这部小说跟其他魔幻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原型写作”,旨在喊出对“鹰蛇对抗原型”的敬意。原型写作就是一次神话考古运动,它要重返上古时代的精神现场,从那里获取本原的能量。尽管小说作者还很年轻,于技巧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但它为当代“类型小说”的书写,提供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样本,而这样的样本还在不断诞生之中。那么,它是否会构成一种类型小说2.0版的写作范式呢? 人类共同欲望的深层结构,在神话学里称为“原型”,呈现为故事形态,而在精神分析学里,则被称为“情结”或人格原型,如弗洛伊德的“杀父娶母”情结、荣格的“阿尼玛”或“阿尼姆斯”人格等等。所有这些原型都是神话/原型考古学的结晶,同时也是娱乐消费市场的核心机密。 “类型小说”是早期大众流行小说的成熟样态,它把小说作品按题材进行必要的趣味细分,例如读者常见的魔幻(幻想)、罗曼司(爱情)、武侠、悬疑、探案、历史和科幻等等。而在今天,“原型写作”却成了新一代流行文学的智力标志。 前些年畅销的“玛丽苏”和“杰克苏”故事,都可被视为某种“灰姑娘原型”(“丑小鸭原型”)的变体,此外,《魔戒》、《纳尼亚传奇》和《阿凡达》,尤其是“漫威”产品,盖源于约瑟夫•坎贝尔《千面英雄》所梳理的英雄神话,而摩西神话是其中最古老的翻版,它们严格遵循了召唤、启程、启蒙、救援和回归的语法规则。没有这古老原型的支撑,就无法获得最大范围的心灵响应。相反,掌握了“原型”,就掌握了人类欲望市场的交易密码。 中国网络文学是闯进娱乐消费平台的天真孩童,不懂得类型小说的内在逻辑,依照丛林法则胡乱生长,绝大部分文本被猎杀,或汲汲无名地死去,只有极少数得到“市场之神”的拣选和恩宠,从杂草堆里崛起,长成几株高大的植物。这是因为,它们吸纳了来自古老原型的能量。 很久以来,文学裂变为两个截然不同世界——鹰的世界和蛇的世界,前者是贵族化的纯文学,它优雅而傲慢地飞翔在天空,代表文学的非凡高度,并且被“诺贝尔文学奖”所界定和鼓励。后者是平民化的消费文学(或称“类文学”),它笨拙而卑微地爬行于大地,在泥土上书写身体的欲望,代表文学爬行所能企及的范围,并被消费市场及其高额稿酬所支持。在中国,它们之间的博弈,至少达数百年之久。
- 零年代中国的半身叙事
【作者按语】 进入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零年代”(2000~2010)的中国,“资本暴政”和“市场革命”引发了各半身之间的话语战争:下半身嘲笑上半身,上半身鄙视下半身,左半身围击右半身,右半身抵抗左半身,半身的演义进行得惊心动魄。撰写本文的意图,就是要对这些破碎的文化“半身”,做一个卷宗式的扼要描述,并将其缝合为一个完整的“躯体拼图”。 1、 上半身的“人纹叙事” “上半身”是知识界及其思想操作系统的一种公共隐喻。中国知识界针对“市场化”所倡导的“人文主义”,成了上半身叙事的一个样板,展示头脑对身体、精神对肉体、理性对情欲的抵抗。但这种矫情的抵抗显得如此乏力,以致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场街头文艺演出,因为就其本性而言,目前流行的所谓“人文主义”理念,并未真正指涉中国民众的普遍权利,而仅仅是知识者对其自身话语权的一次曲线求索。 更耐人寻味的是,知识界在九十年代后期的话语权力的重获,导致“人文主义”进一步蜕变为“人纹主义”,也就是把标签化的“人文”作为叙事的母题,让它不断闪现在知识份子书写(言说)的现场,令其成为道德文化身份的外在象征。人们通常以为,只要握住了“人文主义”,就可以集正义、良知和美德于一身,也就当然地在人民和官员面前拥有了道德优势。这种知识界的自我“纹身”运动,无疑是面对消费主义危机及其自身犬儒化道德危机的应对策略,但并不能掩盖其丧失基本伦理尺度的基本事实。 经过深入“揭批”王朔们的痞子话语卫慧们的“下半身主义”,继而又经过大力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知识份子终于把自己修饰得很有点人样了,“美人纹”纹遍了知识份子的表情严肃的脸庞,但这种文化纹身能够改变知识界的内在黑暗吗?从学术剽窃、资本贪污到政治失节,难道历史上还有哪个时期比当下的知识界更为腐败和无耻?更有甚者,中国高等院校已经成为全球学术垃圾的最大生产基地,那些所谓“核心期刊”和“社科研究项目”,不仅为垃圾论文出具合法化证书,也成了繁殖垃圾教授的庞大温床。这场受到知识界热烈追随的学术纹身运动,大肆消耗着“人文主义”的剩余价值。 2、 下半身的“阳具叙事” 这个命题与人们通常说的文学(平面)叙事不同,它仅仅针对当前的建筑业理念而言。中国的现代建筑已经打开了阳具化的伟大进程。这是肉身叙事和硅酸盐水泥的联盟。规划者企图借助建筑物的阳具化来表达国家主义的权力欲望。这种传统的文化象征主义,几乎成了支配新建筑的唯一理念:在东方明珠电视塔和金茂大厦之类的阳具化造型之上,追加了政治和商业霸权的双重语义。 这是对传统国家主义建筑话语的严重反叛。古典国家主义建筑是一种女阴式的书写,它被限定在圆形的穹隆式框架之中,或者环状地匍匐在大地上,仿佛是一种对“上天”(阳性事物)的谦卑的响应(北京天坛和永定客家土楼是这方面的两种样板)。西方工业化幻象改变了中国建筑的语法,并促成了一场都市建筑高度的狂热竞赛。在现代性和全球化语境中,地方国家主义大规模征用勃起的阴茎图式(同时也是西方男权主义的色语),令其散发出自我政治夸耀的摩登气息。 为了加强阳具话语的语义,黄浦江沿岸的新生代建筑,还在其底部使用类似睾丸的圆球构形(东方明珠电视塔和国际会展中心),以及在阳具式高楼的上部加盖类似龟头(一些球形或圆冠状构形)的顶层。上海传媒还大肆炫耀这种阳具主义建筑所引发的“性高潮”,并以拥有四千幢12层以上的高楼并排名全球第一而深感自豪。继号称中国第一的浦东金茂大厦竣工后,上海、北京和广州的高楼竞赛已经达到白炽化程度。对“标志化建筑”的渴望,转换成一场灾难性的高度角逐。 这无非是在重复西方现代化过程中的常识性错误。911悲剧和世贸大厦的倒塌显然已经发出了警告,但令人惊奇的是,上海直到地面发生严重沉降以及城市中心公共交通陷入危机之后,才手忙脚乱地宣布要遏制高楼数量,但整个中国并未因此放缓打造“石屎森林”的狂欢节奏。预谋中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为这场“权力美学”的空间大合唱标定了新的高度。 3、 前半身的“中产叙事” “前半身”是指这样一种前瞻性叙事,也就是在国族叙事中加入未来的时间元,以便为我们提供某种具有“先进性”的社群样板。 在八十年代,没有比“小康”这一概念更具前瞻性了。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以国家统计局的“标准”检测,中国在1998年左右就已“达标”,我不知道这是否意味着市民阶层早在七年前就已获得生活的“基本保障”。于是,“小康”的魅力迅速消退,让位给了新兴的“小资”,也就是让位给了一种更符合前瞻概念的社群理念。年轻的都市白领汇入了“现代性”的洪流。 但作为中产阶级预备队的“小资”(以后还出现过所谓“BOBO”-“布波”),仅仅是一种转瞬即逝的过渡类型,中国的时尚媒体竭力要把“小资”定义为一种新的小而完美的生活方式,借此推销“消费转型”的市场理念,从而揭穿了“小资”的消费主义本质。小资从不创造新的文化,它只是一个精细的消费群体,寄生于西方的时尚潮流,成为制造商、经销商和广告商的首席标靶。 零年代的最大喧嚣,就是关于中产阶级诞生的福音。以收入而不是政治立场、生活方式和社会声望为标准的各种调查报告,向我们公布了激动人心的结论,国家统计局宣称,家庭年收入只要达到6万元就已属于中产阶层,这场用“中等收入”替代“中产阶级”的理念动乱,却引发了浪漫主义官员的热烈欢呼,因为它不仅可以验证经济大跃进的伟大成果,而且为本国找到了先进性的最新代表。 但是,即便中产阶级真的已在中国降生,它也与先锋精神无关,在已知的西方历史上,中产阶级只能扮演文化保守主义角色。正如“小康”和“小资”都与前卫运动无关一样,而中国的“中产”(中等收入阶层)则更像是低等的经济动物,维系着简单的“创收-消费”模式,甚至没有起码的权力和名誉冲动,更无暇顾及文化“原创”,恰恰相反,本土中产的“小康-小资-中产”的发育三步曲,正是中国文化负增长的历史。声势浩大的社会财富重组运动,不仅没有触发种族文化的复兴,反而令其继续溃烂,变得更加臭气熏天。 4、后半身的“保皇叙事” 与以“小”为美的前半身叙事截然不同,“零年代”的中国市民阶层和农民阶层继续沉浸在“宏大叙事”的历史幻象之中:从大清到大明再到大唐,“大”的民族幻象支配了人民记忆。这个格局的创造应当部分归功于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低吟浅唱地讴歌满清王朝,为康熙的独裁和暴力申辩,试图以历史还原的名义重建大清帝国幻象。二月河的沤心沥血之作“皇帝三部曲”,则把这场保皇闹剧推向了高潮。“新保皇派”在文化领域的宏大手笔,描绘了十年来的基本文化图景。 在这种对历史的改写中,民族主义和极权主义展开了互抹口红的劳动竞赛。二月河还精心刻画了满清皇帝和汉族知识分子之间的友情、皇帝的信赖和知识者的忠诚,以及在主奴、尊卑、统治者和效忠者之间的稀有蜜月。由于畅销书作家的不懈努力,国家主义话语大步倒退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前,形成了张勋式的复辟语境。尽管最初的《宰相刘罗锅》还保持着某种警醒的批判性,但此后,一场以讴歌为目标的“皇帝戏”浪潮不可遏止地席卷整个电视娱乐业。在消费主义的赞助下,皇帝、朝臣、公主、格格、太监、献媚的文人云集于荧屏,帝国话语成为大众文化中最“荡气回肠”的“主旋律”,被五四新文化运动革除的“辫子美学”重新开始盛行。 张艺谋的《英雄》,以令人炫目的好莱坞制作技术讴歌秦始皇,为老牌极权主义辩护,成为这场冗长的帝国闹剧的高潮。那些拙劣得令人发笑的台词,却饱含着一个“很严肃”的事实: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在市场资本主义的掩护下,正在迅速退化为演艺界最“反动”一代。不仅如此,《英雄》中刺客与独裁者的惺惺惜惺惺,还标志了流氓主义和极权主义的媾和。胡玫导演的《汉武大帝》,则是“保皇叙事”在电视领域精致化的代表,汉武帝的扮演者满脸杀气,企图向我们验证专制君主的伟大性,但他的严厉面容却折射出了“新保皇派”的卑微镜像。 5、 左半身的“革命叙事” 财富、贫困、正义,公正,激情、革命……,这些语词的盛行和时髦,成为知识界的“一道亮丽风景”。新左派在中国的复兴,构成了后毛时代的动人图景。左派、左道、左袒、左边锋、左撇子、左嗓子、左心房、左性子和左轮手枪,支配了世人的心灵生活。极端的新左派甚至讴歌极权者幽灵,渴望第二次文革,缅怀格瓦拉的游击革命和红色暴力,尽管某些新左观点不乏真知灼见,但这场喧嚣还是酿成了一场话语灾变。张广天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范例。 2000~2002年间,为“找一种合适的方式诉说革命”,“人民音乐家”张广天上演了一系列的红色波普戏剧,将延安和文革的街头活报剧改头换面后搬上舞台。张广天机智地利用青年观众的历史盲目,把红卫兵话语转换成戏剧对白,在舞台上制造毛崇拜(小剧场诗剧《红星美女》)、鲁迅崇拜(“民谣清唱史诗剧”《鲁迅先生》)和格瓦拉崇拜(“革命话剧”《切•格瓦拉》)。而这三种偶像崇拜只有一种目的,那就是在先锋的面具下展开红色媚俗,以迎合激进学生的“革命趣味”和“暴力嗜好”。张广天高擎的“红星”,成了无数趋红小飞蛾的欢喜目标。 与张广天遥相呼应的是,受到西方知识界左翼运动的鼓舞,新左派在不断向愤青灌输“革命”神话,而由于民众的文化品质和精神传统,新左永远比自由派更容易“掌握群众”(任不寐语),并已藉此在话语巷战中把“自由主义”逼到了街角。 新左拥有一个热烈的民粹主义良知的容貌,但因其话语原创力的丧失,只能靠租借旧集权话语来维系其政治命题的表述,尤其是那些早已被历史抛弃的文革话语,并逐步落入了声名狼藉的老左的精神陷阱。人们时常可以看见,在老左举行的各种纪念性集会上,闪现出新左们的亲切身影。这种“政治祝寿”构成了耐人寻味的象征:新左们声情并茂地接过了老左同志的话语钢枪。 6、 右半身的“自由叙事” 在所有的“半身叙事”中,我始终对作为少数派的“新自由主义”保持敬意。自由主义者对“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捍卫及其通过修宪加以理性改良的主张,比新左的“革命叙事”更具“理性的魅力”。尽管其“借重理性、依靠法律、妥协缓进”(徐友渔语)的主张遭到了群殴,甚至有人把权力社会的腐化涌流,都归罪于市场自由主义的主张,但它对“个人自由”的捍卫,还是激发了我的热切关注。在“底层关怀”之类蛊惑人心的喧哗中坚守独立立场,这正是自由主义者的卓越本色。 就在人们关注自由知识分子“宪政叙事”的同时,却忽略了来自民间领域的两种声音,那就是来自南京的“他们派”和北京宋庄的视觉艺术群体。南北二京的这两座彼此孤立的营垒,正是民间自由主义的两大摇篮。 以秦淮河为中心的南京城市民风尚,尤其是低廉的消费指数,使之成为滋养这个自由主义的“金陵学派”的文化温床。“他们”群体发端于一个八十年代民刊《他们》,这个刊名此后便成为其进行自我命名的标签。经过岁月洗劫,绝大多数诗歌流派都已销声蹑迹,而这个“复数的第三者”群体却保留下来并日益壮大,成为中国南方最活跃的自由写作团体。韩东、朱文和鲁羊是其间的“三个代表”。尽管过度口语化损害了诗歌的内在价值,但这些被“权威”批评家所蓄意忽略的作家,还是为民间自由文学的成熟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反英雄主义言说,从推翻“大雁塔”的简单诗句开始,已经演化成一场话语抵抗运动,并为南方的文学叙事开启了一扇后门。 另一方面,北京通州的宋庄镇,则成为滋生和养育自由视觉艺术的摇篮。它拥有一个圆明园村的短暂传统,却在地理广度上变得更加辽阔。自1994年五名盲流画家迁入开始,它逐渐成为北方先锋艺术创作和波西米亚生活的双重样板,近千名良莠不齐的“盲流”画家、作家和电视人在这里混居,没有单位与领导,也没有政治管制,书写、涂抹、拍照、吸毒和纵欲,挣动于精神与肉体之间,仿佛是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中国翻版,洋溢着前卫、交易市场与道德出轨的混乱气息。正如宋庄创始人之一方力均所描绘的造型那样,他们是一群表情佯傻的流氓,但其中某些人却已转型为衣冠楚楚的商人。 资本逻辑正在有力地改造宋庄,用市场尺度重塑艺术家的灵魂,在赋予其尊严与金钱的同时,把那个地点变成了全球艺术订单的供货(制造)中心,这意味着中国最大的自由原创飞地的终结。宋庄向我们展示出中国叙事的严重困境:在摆脱政治管制之后,艺术家不得不向市场作出自我献祭的一跃,按画商和买家的口味来制造艺术产品。如果说圆明园是逃亡,那么宋庄就是皈依。它的命运,正是中国半身叙事运动迈向“和谐社会”的征兆。 ( 原载《凤凰周刊》2005年第5期 本文题图:“月份牌”之一(作者不详)
Other Pages (51)
- global cultural information | Dake Zhu's Speech:one's Cultural RenaissanceDake Zhu's speech:A personal renaissance
注册会员可以展开自由讨论的文化空间 return to home page 全球文化小道 全球文化小道 全球文化小道 全球文化小道 Deco Ju Apr 14 贸易战重大退让:川普递出iPhone橄榄枝 Deco Ju Apr 05 漫游森林的“大头怪” :中国东北发现新物种“朱鲁人” Deco Ju Apr 05 海外爱国者展开文化攻势:为推广中国电影不遗余力 Deco Ju Apr 05 性玩具按摩枕和化妆品:俄罗斯发动“玛丽”超限战 Deco Ju Apr 05 撒哈拉沙漠曾经郁郁葱葱,是神秘人类血统的家园 Deco Ju Apr 02 美惊现知识分子流亡潮:耶鲁教授为何逃离美国? Deco Ju Apr 02 《壮志凌云》及蝙蝠侠主演瓦尔·基尔默65 岁辞世 Deco Ju Apr 02 让美国再次富裕?川普宣称四月二日是美国解放日 Deco Ju Apr 01 困难重重!川普如何实现美国总统第三任期野心 Deco Ju Apr 01 让历史留在过去,德国开始为扩军备战做准备 Deco Ju Mar 31 川普再发豪言:竞选第三任总统“不是在开玩笑” Deco Ju Mar 31 台积电 2 奈米扩产 台湾芯片即将称霸全球 return to home page To test this feature, visit your live site. All Posts Categories My Posts Login / Sign up 四面八方的小道消息 无论大道小道,皆是人间正道 Sort by: Newest Follow All Categories 发布新消息 Deco Ju 贸易战重大退让:川普递出iPhone橄榄枝 in 政经与财富 好吧,好吧,好吧。 上周六(4月12日)凌晨悄悄发布的一份美国海关通知中,一系列商品被列为免除125%关税的范围。 代码“8517.13.00.00”对大多数人来说意义不大,但在美国海关清单中,它代表着智能手机。 这意味着去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价值最高的商品被免除了进口税,与此同时,其他电子设备和元件,包括半导体、太阳能电池和记忆卡也被豁免。 在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几天前宣布提高对中国关税以将iPhone生产带回美国的背景下,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转变。 美国现在已经将中国最大的出口商品,并且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成品,从关税中排除,并且最初没有公开宣 0 comments 0 Apr 14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海外爱国者展开文化攻势:为推广中国电影不遗余力 in 大众流行文化 3月1日在玛马里兰州放映《哪吒2》前,一名女观众跟哪吒角色现场扮演者合影。 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美联社)——一群中国人决定让中国最卖座的电影在美国大放异彩。于是他们就把这部电影拍得非常火爆。 这其中有一个故事。 最近一个周六下午,巴尔的摩郊外一家电影院的 IMAX 放映室里聚集了 100 多人。许多人是附近的中国学生和年轻专业人士,家长们带着孩子,其中一些孩子打扮成电影主角。男男女女都穿着中国传统服装。人们排队在卷轴上签名,领取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门票。有些人拿着红缨枪和剑合影。 此次放映活动由巴尔的摩-华盛顿特区华人社区志愿者组织。他们来看的电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中国电影以约 0 comments 0 Apr 05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撒哈拉沙漠曾经郁郁葱葱,是神秘人类血统的家园 in 文明与历史揭秘 概括 • 14,500 至 5,000 年前,撒哈拉沙漠曾是郁郁葱葱的绿色大草原 • 游牧民的孤立世系居住在“绿色撒哈拉” 4 月 4 日(路透社)——撒哈拉沙漠是地球上最干旱、最荒凉的地方之一,横跨北非大片地区,横跨 11 个国家的部分地区,面积与中国或美国相当。但它并不总是如此荒凉。 在距今约 14,500 至 5,000 年前的一段时期,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大草原,水源丰富,生机盎然。根据从约 7,000 年前生活在现今利比亚的两名个体遗骸中提取的DNA ,这里曾是与世隔绝的神秘族群的家园。 研究人员分析了第一批生活在“绿色撒哈拉”地区的人们的基因组。他们从埋葬在利比 0 comments 0 Apr 05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壮志凌云》及蝙蝠侠主演瓦尔·基尔默65 岁辞世 in 大众流行文化 洛杉矶(美联社)——瓦尔·基尔默,一位深沉多才多艺的演员,曾在《壮志凌云》中饰演粉丝最喜欢的冰人,在《永远的蝙蝠侠》中披着宽大的斗篷饰演蝙蝠侠,在《大门》中饰演吉姆·莫里森,于近日去世。享年 65 岁。 他的女儿梅赛德斯·基尔默在给美联社的电子邮件中表示,基尔默于周二晚在洛杉矶去世,家人和朋友都陪伴在他身边。《纽约时报》是周二第一个报道他死讯的媒体。 瓦尔·基尔默死于肺炎。2014 年,他被诊断患有喉癌,需要进行两次气管切开术,之后才康复。 “我曾经表现得很糟糕。我曾经表现得很勇敢。我对某些人的行为举止怪异。我不否认这一切,也不后悔,因为我失去了并找到了我从未知道存在的一部分自我,” 0 comments 0 Apr 02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困难重重!川普如何实现美国总统第三任期野心 in 政经与财富 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表示,关于希望第三次担任美国总统这件事上,他“不是在开玩笑”。 美国宪法规定“任何人……不得当选超过两次”,但一些特朗普的支持者暗示可能有方法绕过这项限制。 特朗普为何谈论第三任期? 特朗普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被问及是否可能寻求第三个总统任期时表示:“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 他补充说:“我不是在开玩笑……很多人希望我这么做。但基本上,我告诉他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你知道的,目前还是管治的早期阶段。” 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结束时将会年满82岁,当被问及是否希望继续担任这个“全国最艰难的职位”时,他回答说:“我喜欢工作。 0 comments 0 Apr 0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川普再发豪言:竞选第三任总统“不是在开玩笑” in 政经与财富 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日表示,“我不是在开玩笑”要争取连任第三任期,这是他正在考虑如何突破宪法障碍、阻止他在 2029 年初第二任期结束后继续领导国家的最明显迹象。 特朗普在接受 NBC 新闻电话采访时表示:“有办法可以做到这一点。” 他还表示“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 1951 年,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连续四次当选后,宪法增加了第 22 修正案,其中规定“任何人不得当选总统超过两次”。 NBC 的克里斯汀·韦尔克 (Kristen Welker) 询问特朗普,实现第三任期的一个潜在途径是否是让副总统 JD 万斯 (JD Vance) 竞选最高职位并“然后将接力棒交给你”。 0 comments 0 Mar 3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自恋狂川普痛斥州议会画像 笑纳普京送上之“美丽肖像” in 政经与财富 特朗普对挂在科罗拉多州议会的肖像画作十分不满。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收到了来自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普丁)送来的新肖像画。特朗普同时批评一幅挂在科罗拉多州议会大厦的肖像“真的是最糟糕的”。 这幅来自莫斯科的新肖像尚未公开展示,但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形容其为“个人礼物”,并补充只有普京本人才能透露更多细节。 同时,特朗普在社交网媒上Truth Social上批评了之前悬挂科罗拉多州议会大厦一幅他的肖像。该画作在本周一(3月24日)被移除。 特朗普一直非常关注自己的形象,并在一月份揭晓了一幅官方肖像,但该肖像被评论家形容为“严肃或凶险 0 comments 0 Mar 2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南华早报: 中国公开深海电缆强力切割机 震慑全球 in 政经与财富 在台湾海巡署发布的这张照片中,2025 年 2 月 25 日星期二,台湾海巡署船只准备登上悬挂多哥国旗的“宏泰”号货轮,该船涉嫌在本岛西海岸和澎湖离岛之间的海域切断海底通信电缆。 南华早报3月22日北京消息,中国公布了一款深海电缆强力切割装置,能够切断世界上最坚固的水下通信线路或电力线,这标志着首次有国家正式披露其拥有这种能破坏关键海底网络的资产。可能会动摇全球海上力量的态势。 该工具能在最深 4000 米(13123 英尺)的水下切断线路,是现有海底通信基础设施最大作业范围的两倍。 该装置由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CSSRC)及其附属的深海载人航行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目标是支撑全球 9 0 comments 0 Mar 22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英国防部:俄军伤亡或达90万人 二战来最大损失 in 政经与财富 俄罗斯国防部3月13日发布的视频中,俄军士兵在夺回库尔斯克州苏贾地区后对其进行巡逻。 © 美联社图片 英国国防部的这一最新情报更新称,俄总统普京及其军事领导层“极有可能将他们的冲突目标置于俄罗斯军人的生命之上。只要不对公众或精英阶层对战争的支持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些损失可以得到补充,他们几乎可以肯定会容忍持续的高伤亡率”。 该情报更新还概述说,普京和其他俄领导人“极有可能”不太重视俄罗斯少数民族的生命,征兵工作因此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英国国防部的情报更新写道:“来自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城市中心的斯拉夫俄罗斯人所提供的服役人员比他们较贫穷的少数民族同胞少得不成比例”。 随着战斗的 0 comments 0 Mar 2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川普能为乌克兰带来和平?一个字都别信 in 政经与财富 特朗普曾经吹嘘凭着他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关系,他可以在几天内结束乌克兰战争,自从他再次上任,并且开始试图兑现这个承诺以来,我就一直担心,弗拉德和唐之间的兄弟情在翻译过程中会有一些闪失。 当翻译告诉特朗普,普京说他愿意为乌克兰的“和平”(peace)做任何事情时,我敢肯定,普京其实说的是他准备为乌克兰的“一块”(piece)土地做任何事情。 你知道那些同音词——如果不仔细听,它们真的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或者如果你只听自己想听的。 《纽约时报》报道,克里姆林宫称,在周二与特朗普两个半小时的通话中,普京同意停止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袭击,但他也明确表示不会同意美国和乌克兰商定并向俄罗斯提议的 0 comments 0 Mar 19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美联社事实核实:数千万死者并未领取社会保障金 in 生命与医药 华盛顿(美联社)——特朗普政府错误地声称数千万百岁以上的死者正在领取社会保障金。 过去几天,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亿万富翁顾问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00 岁、200 岁甚至 300 岁的人都在不正当地获得福利——马斯克写道,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他的政府效率部正在深入调查联邦机构,以根除浪费、欺诈和滥用行为。 确实存在不正当的付款,包括向已故的人支付款项。但马斯克和白宫给出的数字被夸大了,歪曲了社会保障数据。 事实如下: 特朗普政府对于百岁老人的补助有何看法? 周二,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有数百万百岁以上的人”领取社会保障福利。“ 0 comments 0 Mar 1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纽约时报评论:美国的声誉已丧尽丢绝 in 政经与财富 作者:DAVID BROOKS 许多年前,我问过一名曾被聘为外交政策高级官员的朋友,为政府工作让他学到了什么以前不知道的东西。他答道:“我以前认为政策制定的75%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关。我现在认识到,95%与关系有关。” 单干难做大事。所以,有能力的领导人和国家都依赖于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共同历史和共同信任基础上的关系。他们建立联盟,以应对这个时代的重大挑战,包括最大挑战:21世纪是中国世纪,还是又一个美国世纪。 虽然中国人在这场竞争中有很多优势,但直到最近,美国曾拥有决定性的优势——我们在世界各地有更多的朋友。不幸的是,在过去的一个半月里,美国把许多这样的关系砸得粉碎。 特朗普总统似 0 comments 0 Mar 1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DeepSeek扮演中医无法“望闻切”,药方中有什么隐忧? in 生命与医药 在生活分享平台“小红书”上,有关“DeepSeek看中医”的笔记多达4万条。 妙妙妈妈今年34岁,在广州生活。她的女儿在去年感染支原体肺炎,身体变得脆弱,严重时每个星期都发高烧,又患上过敏性鼻炎。这个快四岁的孩子,经常往返在医院病室间———直到DeepSeek“火了”。 连续15天,妙妙妈妈让DeepSeek诊断女儿的症状,调理体质,“稍微有一点着凉,或者大便有点拉稀,我都会问”。她再按照推荐的药配给女儿吃,这半个月,她看着女儿身体一点点好起来,“我觉得它很厉害、很对症”。 今年1月,中国AI聊天机器人DeepSeek(深度求索)面世。它研发成本低,但能力能与ChatGPT匹敌。这个国产聊 0 comments 0 Mar 17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白宫考虑由甲骨文买下TikTok 老板艾里森刚娶中国娇妻 in 政经与财富 据报道,面对 4 月 5 日的最后期限,白宫正在考虑达成一项“高层协议”,让甲骨文成为 TikTok 竞标的赢家,根据一项强制协议,该协议将使该应用程序与其中国根源脱钩。 副总统 JD Vance 周五暗示了这项潜在的销售协议,这是美国国会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而提出的要求,因为这款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归中国所有,需要强制技术转让,从而使中国共产党能够访问美国人的数据。 消息人士告诉 Politico,甲骨文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是白宫正在考虑的协议的主要竞标者,他是唐纳德·特朗普总统的长期支持者,但消息人士表示担心国家安全可能仍会受到损害。 在两党的 0 comments 0 Mar 16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美国之音员工被强制休假 川普盟友指斥该机构无可救药 in 政经与财富 2022 年 6 月 14 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全球媒体署大楼外景,美国政府资助的媒体公司美国之音就设于此。 3 月 15 日(路透社)——周六,美国之音 1,300 多名员工被要求休假,两家向独裁政权广播的美国新闻服务的资金也被终止。此前一天,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下令关闭这家政府资助媒体的母公司和其他六个联邦机构。 美国之音台长迈克尔·阿布拉莫维茨表示,几乎全队 1,300 名记者、制片人和助理都已被迫休假,这使得这个使用近 50 种语言运营的媒体广播公司陷入瘫痪。 阿布拉莫维茨在领英 (LinkedIn) 上的一篇帖子中表示:“83 年来,著名的美国之音首次被禁言,我对此深感悲痛。 0 comments 0 Mar 16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漫游森林的“大头怪” :中国东北发现新物种“朱鲁人” in 文明与历史揭秘 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物种——朱鲁人(Homo juluensis)。这项研究由夏威夷大学的 Christopher J. Bae 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吴秀杰领导,揭示了东亚古代人类种群的多样性。 约 30 万年前,尤鲁人生活在东亚,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的森林中。据《圣保罗报》报道,被认定为尤鲁人的化石已破碎,包括几块头骨、下颌骨和一些牙齿。据《El Tiempo》报道,至少有 16 具遗骸被发现,这些遗骸具有独特的特征,例如头骨和牙齿比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更大。 《图片报》报道称,早期人类尤鲁人头部较大,体型明显大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不过, 0 comments 0 Apr 05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性玩具按摩枕和化妆品:俄罗斯发动“玛丽”超限战 in 政经与财富 概括 • 路透社披露包裹火灾调查细节 • 欧洲官员称俄罗斯正在发动“混合战争” • 克里姆林宫谴责这些指控是“盲目的恐俄症” 华沙,4 月 5 日(路透社)——假冒化妆品、按摩枕和性玩具。粗糙的自制炸药。一名被称为“战士”的俄罗斯人。暗号:玛丽。 一位了解波兰调查情况的人士告诉路透社,这些都是疑似俄罗斯策划的破坏阴谋的关键要素,该阴谋导致去年夏天在英国、德国和波兰的快递站发生三起包裹爆炸。 据知情人士提供迄今为止有关这一阴谋的最详细描述,这些枕头与化妆品和性玩具一起装在包裹中,里面藏有由包括高活性镁在内的多种化学物质混合制成的自制燃烧装置。 据消息人士透露,这些化学物质由 0 comments 0 Apr 05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美惊现知识分子流亡潮:耶鲁教授为何逃离美国? in 文化与哲学 2024 年 4 月 7 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校园举行亚历山大步行活动。彭博社/彭博社通过盖蒂图片社/彭博社通过盖蒂图片社 哲学教授杰森·斯坦利自 2013 年起担任耶鲁大学教员。但由于特朗普政府瞄准大学资金,他决定离开耶鲁大学,甚至离开这个国家。 2024 年 4 月 29 日,学生抗议者聚集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的营地内。 采访亮点 定义起草者称,将反犹太主义武器化会让学生“更不安全” 斯坦利是一名美国犹太人,他已经在多伦多大学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将很快带着配偶和孩子移居加拿大。 尽管政府表示,他们正在撤回对大学的资助,以保护学生免受反犹太主义的侵害,但斯坦利表示,政 0 comments 0 Apr 02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让美国再次富裕?川普宣称四月二日是美国解放日 in 政经与财富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将于周三公布关税范围,但白宫发出的信息是一致的:如果你在美国做生意,你就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 特朗普将周三称为“解放日”,因为美国将不再因与其他国家不公平的贸易失衡而受到利用。他计划于美国东部时间下午 4 点在白宫玫瑰园举行“让美国再次富裕”新闻发布会。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周二对记者说: “我不想抢在总统之前发言。这显然是很重要的一天。他现在正与贸易和关税团队一起完善协议,确保这是一项对美国人民和美国工人来说都完美的协议,大约 24 小时后你们就会知道结果。” “这些外国、这些外国公司将被征收关税,如果他们想免除关税,那么他们就可以来美国做生意,把工作机 0 comments 0 Apr 02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让历史留在过去,德国开始为扩军备战做准备 in 政经与财富 德国投票决定大幅增加军事投资 一个导弹发射器在田野上疾驰,向发射线冲去,扬起一片棕色的尘土。片刻之后,一名士兵开始倒数计时,从五数到“开火!”,一枚火箭呼啸着升空。 这种军事训练演习的爆炸声和隆隆声如此频繁,以至于附近小镇明斯特(Munster)的居民几乎已习以为常。 但这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喧嚣。 在议会投票决定豁免国防支出不受严格的债务规则限制后,德国军队、联邦国防军(Bundeswehr)最近获得可大幅增加军事投资的许可。 德国最高将领告诉 BBC,这笔资金的提升迫在眉睫,因为他相信俄罗斯的侵略不会止步于乌克兰。 卡斯滕·布鲁尔(Carsten Breuer)将军说:“我们受 0 comments 0 Apr 0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台积电 2 奈米扩产 台湾芯片即将称霸全球 in 政经与财富 台积电31日在南台湾高雄举办2奈米扩产典礼,并在记者会中表示,2奈米制程试产顺利,将如期在2025下半年独步全球进入量产,并且将建造全球最大半导体制造聚落。 台积电31日在南台湾高雄举办2奈米扩产典礼,台积电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秦永沛表示,扩产典礼意义非凡,不仅代表台积电2奈米进行顺利,将独步全球于2025年下半进入量产,更展现其回应市场强劲需求。 秦永沛强调,台积电2奈米量产后,前2年客户委托设计定案数量将会超过3奈米同期表现,并在量产5年内驱动全世界约2.5兆美元的终端产品价值。 另外,台积电高雄厂共规画五个超大型晶圆厂,完工后总面积将会超过46座标准的足球场,加上台积电在台 0 comments 0 Mar 3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白宫信号门:美国安团队泄密事件六大疑点 in 政经与财富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麦克·沃尔兹 过去48小时里,白宫高级官员一直面临国会议员和媒体的质询,他们质疑一名记者为何能加入有关即将进行的军事行动的敏感群聊,以及特朗普总统的国家安全团队为何以不安全的方式分享敏感资讯。 《大西洋月刊》主编杰弗里·戈德堡(Jeffrey Goldberg)参加Signal平台群聊后,该杂志首次报导了群聊详细资讯。特朗普政府高级官员在群聊内讨论即将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军事打击,他目睹全程。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随后证实,戈德堡最初分享的聊天内容“看起来是真实的”。 戈德堡和该杂志遭到了特朗普政府的反弹,但《大西洋月刊》周三(3月26日)发表了完整的文本,其内容涵 0 comments 0 Mar 2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芬兰为世上最幸福国家 美国跌落到史上最低 in 政经与财富 牛津大学幸福感研究中心发布的年度报告中,北欧其他国家也再次位居幸福感排行榜榜首。除芬兰外,丹麦、冰岛和瑞典仍位居前四,且排名相同。 数字商务总监艾诺·维罗莱宁 (Aino Virolainen) 曾在国外生活,但一直希望回到芬兰的家乡。 “我一直想回到这里,我想在这里养育我的孩子,让我自己变老,”维罗莱宁周四说。“我认为这是因为,你知道,这里的和平、宁静和值得信赖。你知道,我们说话很直接,当然还有大自然。这里很干净,空气很新鲜,有什么理由不爱呢?” 美联社记者查尔斯·德莱德斯马报道,根据周四发布的世界幸福报告,芬兰再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国家排名基于人们对自己生活进行 0 comments 0 Mar 21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川普盯上了乌扎波罗热核电站? in 政经与财富 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通话持续了约一个小时。泽连斯基又让一步。他表示,乌克兰准备暂停对俄罗斯能源和民用基础设施的袭击。透过卢比奥和沃尔兹,外界得知更多细节。他们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向泽连斯基建议美国接手乌克兰核电厂。乌克兰当局表示,美方有意取得乌国矿产,而矿产要大量电力才能提炼,需要该电厂的发电量,唯目前扎波罗热核电站遭俄方掌控。 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和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美国在电力和公共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管理这些电厂方面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声明还说,“美国接管后对这些发电厂的所有权将为这些基础设施提供最好 0 comments 0 Mar 20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枕套令人老去!让你一夜之间丢失10 岁 in 生命与医药 我的名字是 Sarah Ashworth。首先你应该知道的是,我不是皮肤科医生。 我也不是皮肤护理专家。 但三年前,我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我的卧室里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护肤产品。 我以前从不担心我的皮肤。多芬香皂是我日常护肤的全部。 但到了 40 岁,情况发生了变化。我第一次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自己所看到的样子。 就好像我到了一定年龄,宇宙说:“好吧,是时候变老了……” 但我并不觉得自己老了。我觉得自己还很年轻。我有 3 个不到 10 岁的孩子在身边跑来跑去。我可不想刚满 40 岁就看起来像 50 岁! 每天早晨,我醒来时都会发现皮肤暗淡,皱纹和头发分叉似乎不知从何而 0 comments 0 Mar 1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DOGE声称:1200万120岁以上老人在社保就诊 in 生命与医药 政府效率部周二早些时候报告称,社会保障数据库中登记的 120 岁及以上老人超过 1200 万。 DOGE在其网站上发布最新消息称,其中约有 320 万人已被标记为死亡。 “过去两周,@SocialSecurity 已开始对其记录进行大规模清理,”公告称。“约 320 万名年龄在 120 岁以上的号码持有者现已被标记为已故。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DOGE 的帖子展示了 3 月 8 日的数据库,其中有异常年龄: 120-129 岁人群 3,467,066 人 130-139岁人群3929750人 140-149 岁人群 3,548,746 人 150-159 岁人群 1,357,9 0 comments 0 Mar 18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特朗普关税能改变“中国制造”的全球主宰地位吗? in 政经与财富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短短一个月内对中国施加了第二次关税。现在,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面临至少20%的美国关税。 这是他对北京的最新攻击,而北京之前已经承受高额的美国关税——中国制电动车100%,衣物和鞋类15%。 特朗普的关税打击了中国制造业的核心——一个由工厂、生产线和供应链组成的庞大体系。从快时尚、玩具到太阳能板和电动车,这些工厂几乎制造和输出所有商品。 2024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了创纪录的1万亿美元(约合7880亿英镑),出口额达到3.5万亿美元,进口额2.5万亿美元。 自19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后,中国凭借廉价劳动力和国家基础设施投资,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工厂且蓬勃发展。 那么 0 comments 0 Mar 17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法国欧洲议员向美国喊话:“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 in 政经与财富 法国欧洲议会议员拉斐尔-格鲁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周日在巴黎对数千名听众致辞时说,他要对那些“选择与暴君为伍的美国人 ”说:“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 格鲁克斯曼在去年欧洲议会选举时曾为法国社会党带头人,得票率超过13%,最近也对竞选下届法国总统表达出积极意向。周日,他的独立小党“公众广场”在巴黎集会,面对1500多名支持者,他在大会致闭幕词时说: “我们要对选择与暴君站在一边的美国人,对因展示科学自由精神而解雇研究人员的美国人说:'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我们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们,但显然你们鄙视它。请把自由女神像还给我们”。他的讲话引发了热烈的掌声。 自由女神 0 comments 0 Mar 16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川普大帝不确定性加剧 美联储可能维持利率稳定 in 政经与财富 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本周的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由于特朗普总统的经济政策(包括削减开支和全面征收关税)存在不确定性,美联储将谨慎行事。 自一月份以来,特朗普对主要贸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征收关税,并对钢铁和铝进口征收关税,此举引发金融市场动荡,并引发人们对他的计划可能导致全球最大经济体陷入衰退的担忧。 特朗普政府还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削减成本举措,主要针对员工和支出,同时总统还承诺未来将减税和放松管制。 但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本月强调,政策变化的“净效应”对经济和货币政策都很重要。 分析师普遍预计,央行将维持基准贷款利率稳定在 4.25% 至 4.50%,1 月份央行也 0 comments 0 Mar 16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Deco Ju 川普冻结资助自由亚洲电台及美国之音等传媒 in 政经与财富 特朗普政府周六(3月15日)下令暂停资助包括美国之音(VOA)、自由亚洲电台(RFA)、自由欧洲电台(RFE)在内的多家广播公司,有这些机构的员工向BBC表示他们“早有预期”。 数百名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广播电台工作人员在周末时收到公司电邮称他们被禁止进入办公室,且必须上交记者证、办公室发放的设备等,公司进入停摆。 根据一封BBC中文浏览过的、由RFA台长方贝在美国东部时间周六发给员工的邮件,该机构全体员工在下一个工作日,也就是即将到来的星期一,应该正常到岗上班。 “昨晚,白宫发出波及包括美国全球媒体总署(USAGM)在内的多个机构的行政令。请注意我们都在协作处理 0 comments 0 Mar 16 Like 0 comments Comment Forum - Frameless
- DAKE ZHU'S SPEECH:A PERSONAL RENAISSANCE | Chinese mythology novelDake Zhu's speech:A personal renaissance
Dake Zhu's Speech | A Personal Renaissance | All of the Dake Zhu's speech,about the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history of mythology and Chinese modern myths and novels | Popular cultural criticism to China | 这是朱大可的个人网站"一个人的文化复兴”,收录了他的主要作品(文化批评、小说和随笔等)及其相关研究和报道 A man's renaissance DAKE ZHU'S SPEECH: A PERSONAL RENAISSANCE 本站最佳浏览方式:座机 非洲的暴风雨(2) ENYA 00:00 / 02:59 Come on, just push open this door, you can enter the home of a Chinese watcher and cultural revivalist Chinese Culture Decoding @DakeZhu Online Portfolio Zhu Dake's important articles will be shown to you step by step in this space. You will see my various discussions on Chinese histor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ythology,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ven, you can read my memoirs and my legend ary novels. Of course, all these texts are mainly rendered in Chinese characters. Make tea and burn incense, waiting for your presence Zhu Dake Collection 罕达奇迹书 老王为自己不能有条毫无破绽的裤子而气恼,因为它在他上学时令其困窘。在罕达,所有的女孩儿都嗤嗤地笑,狡黠的眼睛在上面溜来溜去。男孩儿则鬼头鬼脑地拍拍他的臀部,很会意地离去。只有坐在课椅上时老王才心情好转。有一次老王拍拍屁股对他爸大老王说,你看怎么办?他爸眉头一皱说,小兔嵬子,... 小说/诗歌 - Dec 20, 2022 18 min read 神话考古和的“鹰翼之醒” 古老神话中的鹰蛇对抗 鹰与蛇的二元对立,无疑是苏美尔神话的重要母题。在一组美索不达米亚的“埃塔纳”(Etanna)泥板上,记载了鹰蛇之战的诸多细节。 鹰与蛇原本是住在白杨树上的邻居,鹰栖息在树顶而蛇安居于树根,双方都向大日神沙马什发誓,要忠实于彼此的友谊。但鹰却率先背叛自己... 文化批评 - Dec 20, 2022 7 min read 2005,中国的文化牌局 1、三驾马车的话语牌局 2005年,中国大众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叫喊。“沉默的大多数”终于结束“沉默”,转而成为中国最大声的群体。这个文化事变,修改了中国话语权力的老式牌局。 关于制度和文化孰是孰非,孰轻孰重的问题,一度是中国知识界讨论的焦点之一。自由主义学者坚持“制度决定论”... - Dec 19, 2022 7 min read 我们需要另一次新文化运动 ——在中国经营论坛上的演讲 演讲时间:2011年7月4日 演讲地点:上海浦东星河湾酒店报告厅 女士们,先生们,谢谢大家这么有耐心听了一天漫长的演讲,主持人的嗓子已经哑了,我也刚打吊瓶回来,所以我很同情他。谢谢大家的耐心。我希望我的发言,是盛宴的最后一道小小的甜点。... - Dec 19, 2022 6 min read 燃烧的迷津 在一个贫瘠的年代里,诗人有什么用呢? ──荷尔德林 A. 边缘的景观 我所面对的文化(无论它是种族的还是世界的)充满着对诗歌的各种误解。诗并不像人们确信的那么重要,它不是什么“种族的触角”,相反,它有时候不过是种族的渲泄物而已,然而正是那种对诗歌的过高估价导致了某个运动的诞... 文学批评 - Dec 19, 2022 31 min read 亚细亚痛苦及其消解模式 绘画中的自我刺瞎和自我流放的俄狄浦斯 上 篇 一 俄狄浦斯和苏格拉底的产业 俯察一个傲慢而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痛苦之神奔走哀号的遗迹触目皆是,悲痛的火焰的建筑在时间里颤抖,从透明的历史中永恒地现身。这现身之所以永恒,正是基于痛苦之神的有力性。它,或者叫做痛苦本体、痛苦的最高... 中国历史 - Dec 19, 2022 28 min read 信念的诞生 “我的哲学就是对上帝的期待。” ──海德格尔 基 督 耶稣基督是犹太社会的一个奇怪的入侵者,上帝之所以把此人派来,也许因为它绝望于人类,却又不愿制造第二次大洪水让他们完蛋。这点我以后还要深入探讨。耶稣,按幸德秋水的说法,过去可能是一种性隐喻,现在却是神圣绝望的民间煽动者,耶... 中国历史 - Dec 19, 2022 32 min read 新童话:五个丑女孩 我的老家在福建省西南角,被很多很多大山包围着。从前,那里的人要进一次城,或者寄一封信,都需要很长很长时间,因为要在群山里走很长很长的路,遇见很多很多危险。 山里住着一位叫做蓝采和的神仙,是有名的“八仙”之一。他有一位比他更神通广大的妹妹,没人见过她的长相,也不知她叫什么名字... 小说/诗歌 - Dec 19, 2022 4 min read 《文化叙事》自跋:与时间神的和解 本书所收集的,是我1982年以来的大多数文学批评文章,它们在被抹去尘土之后被重新点亮,大致地勾勒出我的文学生命轨迹。为了编订自己的写作年表,我坐在地板上,从阁楼上的书橱里翻检那些早已泛黄的老旧杂志,一股霉变的气味弥漫开来。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突然意识到,我曾经是那个“阁楼上的... 思想随笔 - Dec 19, 2022 2 min read 《长生弈》自跋:小说写作就是我的“长生术” 每天晚上,我都要环绕住所附近的无名小湖散步。那里有一块空地,被众多老年舞者所占领。他们身穿白色制服,紧跟流行音乐的节奏,动作规整地舞动每个肢端,就像一些白色的幽灵,漂浮在灯影、建筑物、水汽、雾霾和树丛之间,赋予这世界以古怪的魔幻调性。... 中国历史 - Dec 19, 2022 4 min read About copyright derivation Audio of Zhu Dake's works, about Ding Qi 鼎:青铜记忆及帝国图腾 Artist Name 00:00 / 26:59 Zhu Dake Image Collection 北京文庙“古事记”研讨会招贴 Click here 朱大可工作室开张 这些来宾大多是我的华师大校友 Click here 朱大可的流行文化作品:铜钱红牛(应上海国际奔牛节组织者之邀) Click here 2009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集体照2 Click here 2007,在深圳“先锋城市论坛”上发言 Click here 2014.10.10在北京《华夏上古神系》研讨会上 谁还认识这些消失的独立知识分子? Click here 在东华时报担任主编(1995) Click here 2004年主持北京文艺论坛 Click here 在北京文庙与刘索拉对话《古事记》2018_edited_edited.jpg 当年她的“你别无选择”把我惊到了 Click here 在2005年9月悉尼科技大学昆明研讨会上发言.jpg Click here 在悉尼科技大学研讨会上,与前中宣部长朱厚泽合影(2005) Click here 与北村在黄山合影 Click here 在台湾中研院文哲所与杨小滨对话 Click here 陕西卫视“开坛”在秦皇岛开谈 说说大秦帝国是怎么完蛋的 Click here 给《东京新闻》评论委员加藤直人颁发朱大可工作室特聘研究员证书 Click here 在孙大午陪同下参观他的农业养殖王国 这个王国今天已经荡然无存 Click here 在深圳书城《长生弈》签售仪式上与作家杨争光对话 看起来像在吵架 Click here 深圳书城《长生弈》签售仪式现场(2016.8) Click here 在郑州松社书店与黄海碧谈《长生弈》 Click here 在南京先锋书店与叶兆言对话《古事记》 兆言兄语重心长地说:大可,你写小说晚了,没赶上好时代 Click here "老虎奖"颁发现场 马原兄递给我一只布老虎,那是“老虎奖”的标志物兼奖品 Click here 高举布老虎 布老虎的意思,大约是貌似温柔,但仍有吃人的本性 Click here 2017年12月在广州外国语外贸大学 与创意写作专业的师生对话后合影 Click here 在“一本好书”节目录制现场与主持人陈晓楠对话(2018) 忘了在说一本什么书 Click here 在凤凰网“一路书香”节目录制现场与主持人窦文涛、张星月和演员孙茜聊钱钟书的《围城》(2018) 好像在说王安忆的《长恨歌》 Click here 1/31 Zhu Dake Image Collection Deco Ju Apr 14 贸易战重大退让:川普递出iPhone橄榄枝 Deco Ju Apr 05 漫游森林的“大头怪” :中国东北发现新物种“朱鲁人” Deco Ju Apr 05 海外爱国者展开文化攻势:为推广中国电影不遗余力 Deco Ju Apr 05 性玩具按摩枕和化妆品:俄罗斯发动“玛丽”超限战 Deco Ju Apr 05 撒哈拉沙漠曾经郁郁葱葱,是神秘人类血统的家园 Deco Ju Apr 02 美惊现知识分子流亡潮:耶鲁教授为何逃离美国?
- Scenery photography | Dake Zhu's speech:a personal renaissanceDake Zhu's speech:A personal renaissance
The scenery photographys by Zhu Dake Dake landscape photography works As a writer who is highly sensitive to vision, Zhu Dake took some interesting landscapes with his mobile phone and camera during his travels, which became a pile of visual fragments reflecting the Chinese landscape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 providing limited private records for historical researchers. Xinjiang scenery 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新疆风物2013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承德避暑山庄2008 Wuzhen years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Yuanyang Hani style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Lijiang Fengyue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Huangshan presents the old appearance of Canggu Village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元代建筑 Huangshan Hongcun Ancient House Community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Huangshan Xidi Ancient Village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Xinjiang scenery 2013 我的长岛大颈旧居 Chengde Mountain Resort 2008 大颈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杜鹃花开 杜鹃花开 附近的小池塘 小池塘春色无限 野鸭在散步和觅食 莲花也已经开了 Wuzhen years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乌镇岁月 Yuanyang Hani style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元阳哈尼风情 Lijiang Fengyue 丽江风月 丽江风月 Huangshan presents the old appearance of Canggu Village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 黄山呈坎老村元代建筑 Huangshan Hongcun Ancient House Community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黄山宏村古屋群落 Huangshan Xidi Ancient Village 黄山西递古村 黄山西递古村
Forum Posts (1757)
- 川普自言崇信上帝 三大举措推动宗教复兴In 政经与财富·2025年2月6日川普面对圣经做就职宣誓 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四在国会大厦参加了全国祈祷早餐会,他语气严肃但仍充满希望,呼吁美国宗教复兴,哀叹命运,并寻求国会帮助改革美国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特朗普对华盛顿特区直升机坠毁事件的67名遇难者表示哀悼,并谈到死亡如何让美国人更加接近信仰,并向两党早餐会上的人群讲述他今年夏天险些被暗杀的经历如何坚定了他的信仰。 “我觉得它改变了我内心的一些东西,”特朗普说。“我相信上帝,但我对它的感觉更加强烈。有些事情发生了。” 当他表达感激之情时,他说穿过他耳朵的子弹“没有影响到我的头发”,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总统是一名无宗派的基督教徒,他称宗教自由是“美国生活基石的一部分”,并呼吁以“绝对的忠诚”来保护它。 特朗普哀叹命运的捉弄——比如刺客的子弹没有击中目标,特朗普称这就像是错过了一个“一英尺推杆”——特朗普表示,华盛顿直升机坠毁事件的概率也像“高尔夫球场上两个高尔夫球相撞”一样小。 特朗普谈到改革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空中交通管制(ATC)系统,用卫星与一两家公司合作,而不是“39家”。 特朗普在谈到上个月的致命空难时说:“如果我们有合适的设备,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特朗普与两党议员共同交流,呼吁大家团结一致,这种呼吁更多的是充满希望而不是乐观。 特朗普对在场的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说:“如果我们能够团结起来,那就太好了。这令人难以置信,但可能不会发生。” 特朗普重申了他的竞选誓言“让宗教回归”,并继续哀叹“如果这取决于民主党,我的处境就不会好”,他暗示我的处境要么被暗杀致死,要么因无数政治起诉而入狱。 特朗普还将在华盛顿一家酒店举行的由私人团体赞助的单独祈祷早餐会上发表讲话。 这位共和党总统在他第一任期的最后一次祈祷早餐会上引起了轰动。那一年,这次聚会是在参议院在第一次弹劾审判中宣判他无罪的第二天举行的。 特朗普随后在讲话中毫不掩饰地批评了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议员南希·佩洛西和犹他州参议员米特·罗姆尼。佩洛西公开表示,她为特朗普祈祷。罗姆尼表示,他投票给特朗普是有罪的,是出于信仰。 “我不喜欢那些明知是错事却用信仰作为借口的人,”特朗普在随后的演讲中说道,他还举着两份报纸,上面印着有关他无罪释放的头条新闻。“我也不喜欢那些明知不是错事却说‘我为你祈祷’的人。”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是第一位参加祈祷早餐的总统,出席仪式于 1953 年 2 月举行。此后,每一位总统都在聚会上发表讲话。 参议员玛吉·哈桑 (DN.H.) 和参议员罗杰·马歇尔 (R-Kan.) 是今年祈祷早餐会的荣誉联合主席。 2023 年,全国祈祷早餐会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活动,一个在国会山举行,主要由立法者和政府官员参加,另一个在酒店宴会厅举行,规模更大,有数千人参加。分裂的原因是,由于对全国祈祷早餐会的组织和资金来源存在疑问,立法者试图与几十年来一直监督该大型活动的私人宗教团体保持距离。 2023 年和 2024 年,民主党总统乔·拜登在国会山活动上发表讲话,他的讲话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另一场活动进行。 本报告使用了美联社的信息。 川普宣布三项新举措以“恢复信仰” 另据报道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宣布了他的政府将采取三项举措来“恢复美国的信仰”,包括设立白宫信仰办公室、宗教自由委员会和针对联邦政府内部反基督教偏见的工作组。 特朗普在第二次全国祈祷早餐会上发表讲话,这次是在华盛顿特区的华盛顿希尔顿酒店举行的私人祈祷早餐会上,特朗普批评拜登政府因起诉反堕胎倡导者而“迫害”信徒。 特朗普说:“我宣布将成立一个全新的总统宗教自由委员会。这将是一项重大举措,委员会将不懈努力地维护这一最基本的权利。” “不幸的是,近年来,我们看到这种神圣的自由受到了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威胁。没有什么比过去四年更糟糕的了。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变糟了。 “但是,他们针对宗教所做的事以及他们实施的迫害实在是太可怕了。” 他还表示,将任命新任司法部长帕姆·邦迪 (Pam Bondi) 领导一个专门“消除反基督教偏见”的工作组。 特朗普在其执政初期为取消多元化、公平和包容计划以及限制跨性别者参加女子体育运动所做的努力获得了胜利。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但我们在过去两周内已经摆脱了觉醒,”他说。“觉醒已经消失了。” 来源:NEWSMAX 作者:不详 日期:2025年2月6日1014
- 喂养观众35 年,《歌剧魅影》百老汇拉上终极帷幕In 大众流行文化·2023年4月17日纽约市长埃里克·亚当斯介绍了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他的“歌剧魅影”周日闭幕,这座城市的钥匙。(美联社) 纽约制作的“歌剧魅影”于周日落下最后的帷幕,以雷鸣般的起立鼓掌、香槟祝酒以及从其著名的枝形吊灯中迸发出的金银五彩纸屑结束了百老汇最长的演出。 这是在 Majestic 剧院举行的第 13,981 场演出,最后由现任演员、该剧的前几位演员——包括原创明星莎拉布莱曼——以及穿着便装的剧组人员重新演绎了“夜晚的音乐”。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 身穿黑色西装,打黑色领带,最后走上舞台,并将最后一场演出献给他的儿子尼克,尼克在与胃癌和肺炎的长期斗争后于上个月去世。他 43 岁。 “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他听过一些这种音乐,”劳埃德韦伯说。布莱曼握着他的手表示同意:“安德鲁写的时候,他就在那里。所以他的儿子和我们在一起。尼克,我们非常爱你。” 制片人卡梅伦·麦金托什 (Cameron Mackintosh) 让人群中的一些人希望他们能再次看到幻影,而且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要早。 “我不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幻影会回归吗?作为制作人超过 55 年,我见证了所有伟大的音乐剧的回归,而《魅影》是最伟大的音乐剧之一,”他说。“所以,这只是时间问题。” 这部音乐剧自 1988 年 1 月 26 日开演以来一直在百老汇上演,经历了经济衰退、战争、恐怖主义和文化变迁。但长期的流行病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维持这部音乐剧的成本很高,有精心制作的布景和服装,还有庞大的演员阵容和管弦乐队。周日的谢幕展示了《魅影》与百老汇其他音乐剧的格格不入,同时也展示了一部大型、引人注目的音乐剧是多么的光彩夺目。 “如果曾经有过轰动,我们就会轰轰烈烈地出去。这将是一个美好的夜晚,”约翰·里德尔在冲进室内最后一次扮演拉乌尔之前说道。 《魅影》改编自加斯顿·勒鲁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畸形作曲家出没于巴黎歌剧院,疯狂爱上天真烂漫的年轻女高音克里斯汀的故事。韦伯的奢华歌曲包括“化妆舞会”、“音乐天使”和“我只问你”。 除了 Riddle 之外,纽约制作人告别 Emilie Kouatchou 饰演 Christine,Laird Mackintosh 接替 Ben Crawford 饰演幻影。由于细菌感染,克劳福德无法演唱,但在谢幕时受到欢呼,走到舞台一侧。Phantom 挥手让他、Riddle 和 Kouatchou 站在他身边。 有许多多年来在节目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演员的视频介绍,管弦乐队的座位上挤满了克里斯汀、拉乌尔斯和魅影。已故导演哈尔·普林斯、编舞家吉莉安·琳恩以及布景和服装设计师玛丽亚·比约森也获得了荣誉。 Lin-Manuel Miranda 和格伦·克洛斯 (Glenn Close) 都出席了,后者在劳埃德·韦伯 (Lloyd Webber) 的“日落大道”的两部独立百老汇作品中演出。中场休息时提供免费香槟,谢幕时在舞台上分发长笛香槟。 里德尔第一次看到《歌剧魅影》是在多伦多,当时他还是个 4 岁的孩子。“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音乐剧。我不知道音乐剧是什么,”他说。“现在,30 多年后,我将结束百老汇的演出。所以这太不可思议了。” Kouatchou 成为纽约第一位担任该角色的黑人女性,她认为演出永远不会停止。“我当时想,'好吧,我要开始跑步了,'Phantom' 将继续下去,他们会更加有色人种,'”她说。“但就是这样。” 第一部作品于 1986 年在伦敦首演,从那时起,该剧已在 183 个城市被超过 1.45 亿人观看,并以 17 种语言进行了 70,000 多场演出。仅在百老汇,它的票房收入就超过 13 亿美元。 当《魅影》在纽约上映时,《虎胆龙威》在电影院上映,阿黛尔诞生,软盘走在科技前沿。一张邮票 25 美分,当年最流行的歌曲是《Roll With》 Steve Winwood 的“Faith”和 George Michael 的“Faith”以及 Rick Astley 的“Never Gonna Give You Up”。 评论家是积极的,《纽约邮报》称其为“一部制作精良的音乐剧”,《每日新闻》称其为“壮观的娱乐节目”,而《纽约时报》称其“只想给观众带来幻想”和乐趣。” 劳埃德·韦伯 (Lloyd Webber) 的其他音乐剧包括《猫》、《万世巨星》、《艾薇塔》、《日落大道》和《摇滚学院》。“魅影”的结束意味着作曲家在百老汇只剩下一场演出,即饱受诟病的“坏灰姑娘”。 原定于 2 月上映的《幻影》上映时间被推迟到 4 月中旬,原因是观众的兴趣和门票销售激增,使每周票房收入超过 300 万美元。闭幕意味着上演时间最长的演出桂冠现在属于 1996 年开演的《芝加哥》。下一个是 1997 年开演的《狮子王》。 百老汇在大流行期间遭受重创,所有剧院关闭超过 18 个月。一些最受欢迎的节目——《汉密尔顿》、《狮子王》和《魔法坏女巫》——反弹良好,但其他节目却举步维艰。 收支平衡通常需要源源不断的游客,尤其是“幻影”,而这座城市的游客还没有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大流行还推高了所有节目的费用,包括例行的 COVID-19 测试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官员。幻影成为百老汇回归的代言人——毕竟,他是部分蒙面的。 粉丝们总能在其他地方看到幻影。伦敦的旗舰制作在 10 月庆祝了它的 36 周年,并且在日本、希腊、澳大利亚、瑞典、意大利、韩国和捷克共和国都有制作。一家即将在布加勒斯特开业,另一家将于 2024 年在维也纳开业。 Kouatchou 在最后一场演出前穿着一件带有心形领口和剪裁的粉红色紧身礼服走在红地毯上,他说盛大的送别削弱了苦涩。大多数百老汇演出都毫不夸张地悄悄溜进了黑暗。 “它有点甜,对吧?” 她说。“我们要在这结束时庆祝。我们聚在一起喝酒,大笑,谈论节目和所有的高潮和低谷。它以一个重要的音符结束。” 来源:美联社 日期:2023年4月16日1012
- 乌特·哈内赫拉夫:魔法是如何在祛魅世界中幸存的In 文明与历史揭秘·2022年4月7日How magic survived the 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Author(s): Wouter J. Hanegraaff Source: Religion, 2003, 33:4, pp. 357-380 URL: https://doi.org/10.1016/S0048-721X(03)00053-8 DOI: 10.1016/S0048-721X(03)00053-8 Translator:Wang Shengjie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作者/译者在本论坛中进行非盈利性质发表,用作研究资料留存和学术交流。文章来源及文献信息已注明。请勿搬运。 摘要 本文讨论的是,具有持久活力的“隐秘潮流”(the occult)与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为世界祛魅”(disenchantment of the world)进程如何在当代西方文化中兼容并存。当聚焦于西方文化启蒙前后时期的“赫尔墨斯式”(hermetic)魔法传统时,我们将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些传统的延续和变化,包括魔法效用理论、实践的本质以及魔法师们如何使魔法之于更广阔社会和之于他们自己而合法化的方式。此分析论证了,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影响下,魔法变成了一种“被祛魅的魔法”(disenchanted magic)的矛盾现象。本文最终提出了一种理论,解释为何魔法在祛魅世界中存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引言:魔法与祛魅 证明某位学者最伟大的工作是错误的,这并不讨喜,但基思·托马斯(Keith Thomas)所著《宗教与衰落的魔法》(Religion and the Decline of Magic)(1971)中斩钉截铁的措辞确不合乎事实(译注:中译本分别起名为《巫术的兴衰》和《16和17世纪英格兰大众信仰研究》,皆与原书表义有差)。这位作者的意思是,魔法信仰“如今不再被认可,占星术、巫术、魔法疗愈术、占卜、古老预言、鬼魂和精怪也统统被理智的人所鄙弃”(Thomas, 1971, p. ix)。托马斯下如此断言之时,世俗化(secularisation)命题正被社会学家和宗教史学家所广泛接受,尽管那时的实际情况是新形式的魔法也在反文化的语境中蓬勃发展。于是人们非常想知道,他是否曾经离开过书房和档案室,到现实世界中去看一看。两年后,甚至那些以书呆子气闻名的知识分子,如乔治·史坦纳(George Steiner),都观察到与托马斯完全相反的情况:“当下的心理和社会风气深受迷信和非理性主义的影响,这是自中世纪的衰落以来,甚至可能是自希腊化世界的危机时期以来最严重的”(Steiner, 1974, in Galbreath, 1983, pp. 11–12)。 尽管史坦纳将这种魔法信仰与智力或教育水平的缺乏联系在一起,但更深入的研究表明,当代的魔法师们通常都是经验丰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人(Luhrmann,1989,p10;Orion,1995,p66)。如果魔法的衰落毫无疑问,那么,科学和理性在西方社会的胜利也不应像现代理论所认为的那样明显。仔细一看,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如德国社会学家沃尔夫-迪耶特里希·布科(Wolf-Dietrich Bukow)所描述的情况,“wie rissing doch das rationalistische Weltbild, das die Moderne fur sich beansprucht, in Wahrheit ist(“现代性所宣称的理性主义世界观是多么的支离破碎”,Bukow,1994,p72)。他继续说道,“现代社会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塑造理性主义-科学的世界观——现代公民几乎花费了三分之一的生命在教育机构,而教育机构的实践中渗透着这种世界观——但至少就其理性化的形式来看,这种世界观的影响并未成功。”(Bukow,1994,p68) 基思·托马斯曾明确表示,他将自己那本《宗教与衰落的魔法》视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著名的“为世界祛魅”命题的证据(Thomas, 1975, p. 98)。因此,我们似乎可以很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隐秘潮流在当代社会的持续活力,不仅证伪了“魔法衰落”的命题,而且也证伪了“祛魅”的命题。不少当代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确实得出了这一结论,或者已经开始谈论世界的“复魅”(re-enchantment),尤其是在通常被称为“新时代”(New Age)的大众灵性(popular spirituality)兴起的语境中(如gijswijt-hofstra, 1995; Heelas, 1996)。我想说的是,韦伯的命题确实指示了一种真实且非常重要的现象。然而,为了捍卫祛魅过程中真实性,我们没有必要照搬韦伯的观点;事实上,韦伯对祛魅的理解也不是完全通透的,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系统的处理(Dassen, 1999, pp. 193-204, spec. 194)。 我将会把祛魅过程理解成通常被称为“世俗化”的复杂过程中的一种具体表现。然而,我使用这个术语并不意味着我赞同经典的世俗化命题。世俗化远没有涉及宗教的消失或边缘化,它可以被理解为宗教的深刻转变(Hanegraaff, 1996, pp. 406-410, Hanegraaff, 1999a)。从这个角度来看,“世俗化”一词代表的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个历史事实:它可以被简单地理解为现代西方社会历史总体发展,其结果是基督教失去了作为西方文化基础的中心地位,并沦为文化背景下众多信仰机构中的一员,而文化本身已无须再植根于宗教的符号体系。在此意义下,世俗化的发生没有疑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宗教或魔法的未来前景都要受世俗化的具体理论所缚。 一个流行的关于魔法是如何在祛魅世界中幸存下来的解释可能会很快被消除。19世纪70年代,爱德华·泰勒(E. B. Tylor)将当代的魔法信仰和实践描绘成“文化遗留”(survivals),这种观点一直到今天都很受欢迎。众所周知,泰勒这个著名命题是基于19世纪的进化论,该理论认为,魔法——以及后来许多学者所认为的宗教——代表了社会和文化发展中一个会被取代的阶段,而其残余如今也正逐渐消失。这同样是基思·托马斯在他的时代中对隐秘潮流的解释。但是,除了缺乏魔法衰落的证据外,文化遗留的理论也没有切实以历史为根据。它假定魔法是一种静态的现象,其本质在任何地方和所有历史时期都一样。因此,在世俗的条件下,它别无选择,要么消失,要么作为一个被孤立的时代错误而遗留下去。 奇怪的是,像泰勒这类的进化论者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可能性,即魔法也能通过成功适应新的社会和文化条件而存活下来。这恰是我们要在这里捍卫的。我的解释将与经典的文化遗留理论不相容,因为这个新解释认为魔法传统是动态的、多样的并且趋从于历史的连续变化;而且,它没有预设哪一种主要潮流——传统上被称为“魔法”、“宗教”和“科学”——可能最终在“适者生存”的战斗中占上风。从长远来看,“理性和科学的世界观”比它的竞争对手“宗教”和“魔法”更能应对世俗化的压力,我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论据可以来支持这种普遍的直觉。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科学与理性”并不像人们可能认为的那样比其竞争对手更具有明显的进化优势。通常被归类为“魔法”的思想和实践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成功适应世俗化社会的新环境,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它们也经历了本质上的变化。其结果是,魔法在一个祛魅的世界里得以幸存,但关键的一点是,它将不再是祛魅之前的样子,而变成一种被祛魅的魔法。 因此,我们的目标必须是在世俗化和祛魅世界的影响里,研究西方社会“魔法”传统发展的连续性与变化性之间的关系。我将主要参考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赫尔墨斯式”魔法潮流,而不是参考通常被归类为“魔法”的民俗信仰和活动。我选取此角度有两个原因。其一,它减轻了我处理定义问题的额外负担。赫尔墨斯主义的代表人物们将“魔法”这个术语定义为一个独特且积极的自我指涉;因此他们的术语与学者们用来指代他们的标准术语是一致的。但民俗信仰和活动中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其二,“赫尔墨斯式”的魔法包括了民俗领域中已发现的所有实践,并将它们与潜在世界观所呈现的显在理论框架相结合。我们将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魔法实践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世界观”和“理论”;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选择那些结合实践和理论维度的例子将会是非常明智的。 我的论点将基于对两种重要形式魔法的系统比较:启蒙前的形式和启蒙后的形式。而我也将从三个角度对这两种形式的魔法进行讨论:它们的效用理论(theories of magical efficacy)、它们的实践本质(the nature of their practices)以及魔法师们如何使魔法之于更广阔社会和之于他们自己而合法化的方式(the ways in which magicians seek to legitimate magic to the wider society as well as to themselves)。在这个比较背景下,我将勾勒出一个魔法适应于世俗环境及祛魅命题的轮廓。就像所有可能孕育成功希望的理论那般,这里涉及的理论其实也非常简单。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理论、实践与合法化 1.理论 在文艺复兴的背景中,关于魔法效果是如何运作的,可以区分出三种主要的理论:联应论(the theory of correspondences)、神圣精神论(the doctrine of spiritus)和恶魔干扰论(demonic intervention)。解释文艺复兴魔法的一个主要麻烦是,这三种理论框架或多或少地相互排斥,但又倾向于相互融合和重叠,这是由于普遍存在的术语歧义使得基本概念可以根据理论而以不同方式来解释。实际上,这也就使得我们不可能通过把一种理论归入另一种理论而实现综合。相反,魔法的理论家们倾向于在不同的时刻强调不同的理论框架,而不是过分担心不兼容性。 1.1 联应论 联应理论的重要性已被该领域的大多数学者所强调,即使他们没有使用相同的术语。我认为这一在文艺复兴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框架本质上可以被非常精确地定义为“假设世界是以相似且相联(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结构上)的特质而被创造出来”。此假设是为了替代流行但错误的假说,这些起源于泰勒和弗雷泽(J. G. Frazer)理论的假说在今天仍然很常见。从经典的泰勒或弗雷泽式的观点出发,联应论是建立在想象联系与真实联系的简单混淆之上。魔法师在他的脑海中将某些事物联系起来,并错误地假设它们与真实情况也是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核桃的内部看起来像人类的大脑;于是,核桃的力量一定对大脑有好处。联应理论被认为是一个基本的“推理错误”,所以有结论表示,它的追随者一定是相当愚蠢的。但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合适,它忽视了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如马尔西利奥·菲奇诺(Marsilio Ficino)或科内利乌斯·阿格里帕(Cornelius Agrippa)的成熟智力。我们可以说,上述解读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即将联应理论与科学假设等同对待,而未能理解这一事实主要是基于宗教世界观。从(新)柏拉图主义的基督教视角出发,联应理论一点也不荒谬。上帝创造了一个美丽且和谐的世界;这一神圣的创造是基于自然神学,即上帝以其头脑中的实在镜像地创造出世界的实在。但以联应论来讲,其支持的相似性并不是那种与实在的(也就是说:“典范的”!)形而上的联系,因此等于叛教。继续下去,假如认为上帝的创造是以随意的方式编织而无任何的意义性做为基底;那上帝所表征的实在不就崩溃了吗?所以,护教学者要求离弃联应理论不仅仅意味着纠正逻辑错误,而是要用一种更好的解释模式来取代它:毕竟对于身处赫尔墨斯/新柏拉图传统中的文艺复兴思想家来说,这等于否认《启示录》和宗教传统的基础。 尽管文艺复兴时期的“联应表现”给我们的印象可能是武断的,但把基督教赫尔墨斯主义者的想法视作随心所欲地联系万物,那就错了。他们基于的假设是,所有事物在被创造的宇宙中都以一种确定的方式互相联系,其中的复杂性和微妙程度只能由宇宙创造者来把控,因此它们远在人类有限的理解能力之上。阿格里帕——文艺复兴时期《魔法大全》的作者——评论说,基于隐匿联应关系的事物及其命名“不是偶然建立的,而是由某种规则(并不为我们所知)决定的”(Agrippa,1533,II,20)。事物之间的真正联系被认为是部分对我们隐藏(即“隐秘”[occult]),尽管他自己精心描绘了联应表现,但阿格里帕却承认,在实践中“很难知道万事万物间的实际关联”(Agrippa,1533,I,23)。当涉及读解神圣的神秘之物时,人类的理性显然是不够用的:因此,许多隐秘的特质只能通过在实验活动中的反复试错来发现。但是,尽管人类可能会“晦暗地凝视镜中”(gaze into a glass darkly,译注:源自使徒保罗,意为“对实在有模糊或不完美的看法”),幸运的是,上帝并非没有给人留下任何线索。大自然用一种或多或少有些神秘的语言跟人说话,这种语言有待破译;在努力破译的过程中,人类可能会出于合理而依赖古代权威人士的证词,他们对自然的奥秘具有卓越的洞察力。而且,人类本身就具有揭开这些奥秘的钥匙,因为人的构造就是一个微观世界,它从各个方面反映宏观世界。所有的答案都在那里,只要你能学会如何解读这些征兆。因此,认识世界的终极钥匙在于自我认识;然而,获知这些认识需要到达一种崇高的有远见的“预言”状态,这种状态远远超越了人类正常的理解范围(Agrippa 1533,III,45-52)。 这一切让我们对菲奇诺等文艺复兴时期新柏拉图主义者的观点有了不同认识,而这些观点曾经被轻易地低估为“狗屁逻辑”(Schitterlogik)。在菲奇诺经典的《论从天界获得生命》(De vita coelitus comparanda)中,他写道,黑色食物会导致黑色胆汁的增加,因为它的颜色相似;土星位于所有行星中的最高位置,因此这个星球“将研究者带向了最高的主题”;蝎子的叮咬显然可以在天蝎座的“管制”之下被治愈,等等(Ficino,1489)。如果我们武断视之,那么便有可能也对其他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存有偏见,这些思想就包括上帝如何创造了这完美且有意义的世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线索 ,以使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的隐秘力量和自身优势来读解并学习“世界的散文”(“prose of the world”)。 1.2 神圣精神论 联应理论使我们有可能在预先建构的和谐世界的基础上,把魔法解释为某种实践。相比之下,第二个理论则通过假设存在一种微妙的媒介来解释魔法,通过这一媒介,魔法的实际影响被传递出来:它是渗透到所有被造物中的无形的神圣精神。我们在这里将要讨论的是新柏拉图主义的“精微身体”概念,菲奇诺借用阿格里帕的表述将它定义为:“神圣精神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主体,好像它一会儿是灵魂而不是身体,另一会儿又是身体而不是灵魂”(Ficino,1489,III,31-33; Agrippa,1533,I,14)。 在现代的解释中,这种精神被理解为一种微妙的物质媒介,但这可能会忽视此概念的本质,因为它不能被简化为物质,它的目的是为了弥合灵魂和物质身体之间的鸿沟。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它(作为过滤器,[spiritus mundi,译注:指人类历史上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观点或社会文化价值。])才能成为无形的“粘合剂”,可以这么说,它存在于所有新柏拉图主义宇宙的层次里。阿格里帕解释道,“因为我们的灵魂力量可以通过精神传递给身体的各部分,所以世界的灵魂美德也可以通过更为典范的精神在所有事物中传播。通过这种精神,每一种隐秘属性都被传递到草药、石头、金属和动物,穿过太阳、月亮、行星,甚至穿过高于行星的恒星传播出去(Agrippa,1533,I,14)。 这一精神概念亦可被理解为铿迪(Al-Kindi)所谓的“射线”(Kaske和Clark,1989,pp.50-51)。根据他的理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不断地发出可见的(如光)或不可见的射线,而在某些方面这些射线的性状极易改变(Al-Kindi,1974,chs2-3)。灵魂中那些关涉感情的激情同样是射线影响的结果,并且这些结果自己也会发出射线(Al-Kindi,1974,chs 4-5),它们可以通过精神幻念(spiritus ymaginarius)的方式影响世界上的事物。想象力结合欲望和信仰,成为一种强大的魔法力量,可以在外部世界中作用于事物。而将咒语和某些(仪式)行为结合起来,那这种魔法则十分有效(Al-Kindi,1974,ch. 6)。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能会理解一个普遍的观点,即魔法是通过魔力(fascinatio)来实现的精神支配的:“魔力是一种粘剂(binding),它来自施魅者(enchater, ex spiritu fascinantis),通过被施魅对象(enchanted subject)的眼睛,进入他的内心。而现在,魔力的工具是精神,即某种纯净、明晰、微妙的蒸汽,由心灵的热量从纯净的血液中产生。它总是通过眼睛发出射线,就像它自己一样……” 因此,神圣精神作为身体和灵魂之间的微妙媒介的概念,不能简化为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来阐释对身体、心理产生的影响。学者们一直在争论菲奇诺魔法中联应理论和神圣精神理论的优先关系(Kaske and Clark, 1989, p. 49),但类似争论似乎只是徒劳。事实上,即使在同一作者的作品中,我们也会发现这两种理论并立在一起:像菲奇诺或阿格里帕这样的理论家似乎并不觉得有必要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由于明显的社会/政治原因,第三种理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1.3 恶魔论 前两个理论旨在将魔法呈现为一种纯天然的东西:即自然魔法(magia naturalis)。批评家们则引用第三种更古老的魔法理论来驳斥它们,该理论认为魔法的效力是由恶魔的超自然干扰而造成,因此把魔法本质上看作是异教的偶像崇拜。因为像菲奇诺或阿格里帕这样的作家经常把行星称为“众神”,并描述了“削弱”它们力量的程序,他们显然是在建议援引异教神灵。这些所谓的神其实是撒旦的恶魔联盟;它们可能伪装成纯粹的自然力量,但实际上却是超自然的黑魔法。显然,就这第三种理论而言,魔法虽然真实有效,但却是不可接受的。 2. 实践 正是由于第三种理论的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捍卫者们发现自己面临着社会合法化的必要性。但首先,我们必须在这个背景下快速地看一下魔法的实践问题。虽然菲奇诺本人对魔法的实际应用非常谨慎(Ficino,1489,III,15),但沃克尔(D. P. Walker)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推测性性解释”,菲奇诺的《论从天界获得生命》将他自己描绘为参与仪式的人;而他的学生迪亚切托(Francesco Cattani da Diacceto)的补充性信息则更详细地交待了此仪式为何(Walker,1958,pp.30-35)。这种仪式的主要运作方式包括同时使五官处于一个天体或星座的影响之下。菲奇诺认为,身体感觉是七个层次中的五个较低阶段(按升序排列七个层次分别为:触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想象,理性;Ficino,1489,II,15)。两种最低级的感性“快乐”(触觉,即性快感;味觉,即暴食欲)被菲奇诺拒绝,他视它们为“致命的”。它们被另外两个更高级的、超感性的乐趣取代:想象力和理性。这是理解沃克尔所谓的仪式的背景,通过仪式,菲奇诺这样的魔法师试图“汲取”太阳的力量。菲奇诺通过燃烧品质好的(即“光明性的”)乳香来解决嗅觉问题。他通过听取里拉(lra da braccio,译注:文艺复兴时期的弓弦琴)或鲁特(lute)的弹奏来解决听觉问题,这些乐器上装饰着动物、树木和岩石,而这些饰品陶醉于奥菲斯(Orpheus,译者注:音乐之神)有关太阳的俄耳甫斯(Orphic)赞美诗中。最高级的身体感觉——视觉,可以用他对护身符的注视来获得;当然,他很注意“夜晚的火光代表白天的太阳”(Walker,1958,p.30)。沃克尔没有提到想象力和理性这两种最高级“乐趣”的作用,但它们对理解这种仪式的意义显然至关重要。在一个新柏拉图主义/赫尔墨斯主义的背景下,“向外”的仪式不可能有效,除非它能得到适当的“向内”补充:即只有通过想象(imaginatio)才可以弥合“感性世界、可观察的仪式实践以及知识世界”之间的差距。 3. 合法化 最后,我们将涉及文艺复兴时期魔法的第三个维度,这也是我想要强调的重要维度,它不同于理论和实践,而是将这种基于宗教世界观的魔法进行社会合法化的尝试。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显然不存在于社会真空中。捍卫所有事物中的魔法,并将其视为崇高的自然哲学,这必然会引发批评和潜在的迫害。可能并非巧合,在臭名昭着的女巫之锤案(Malleus Maleficarum,译注:指对巫师的调查和迫害)的同一年里,菲奇诺和皮科·米兰多拉(Giovanni Pico della Mirandola)都遇到了教会当局的麻烦。至于阿格里帕,他被认为是典型的黑巫师和魔法崇拜者而获得了不应有的恶名。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师们迫于压力必须使他们的信仰和实践合法,他们需要说服批评者认为魔法——至少是他们的魔法——是基于前两个理论的纯粹自然之事;他们需要反驳的是怀疑他们依赖了超自然力的干扰,毕竟对批评者来说,这种超自然力只能意味着他们与恶魔勾结。这些讨论非常重要,尤其是关于女巫的迫害,但就我们当前的目的而言,就不再对它们进行详细分析了。 三、隐秘主义者的魔法:理论、实践与合法化 现在让我们将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与启蒙后的魔法进行比较。作为例子,我选取了20世纪隐秘主义者的魔法潮流(译注:哈内赫拉夫在这里强调了对esotericism和occultism的区分:occultism包含了所有神秘学家(esotericist)对世俗祛魅世界所做出的尝试性妥协,一般指人们从一个世俗世界的角度来理解的神秘学(esotericism)),这一魔法潮流源自19世纪晚期的金色黎明会(Hermetic Order of the Golden Dawn)(见Howe,1972; Gilbert,1997)。该兄弟会中最具有创造力的成员——萨穆埃尔·马瑟斯(Samuel MacGregor Mathers)——所制作的复杂符号和仪式系统,已成为当代隐秘学领域里大多数仪式性魔法的基础。尽管20世纪“金色黎明”魔法根植于文艺复兴时期蓬勃发展的赫尔墨斯主义和卡巴拉主义潮流中,而且也利用了更早的中世纪文献,但我们仍会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与现今隐秘主义者的魔法间存在一条鸿沟。这方面最重要的,是20世纪魔法师们将魔法心理学化。开始讨论前需要强调的是,我将在有关“金色黎明”传统的例子中说明这种趋势,这一趋势由隐秘主义者伊斯拉尔·雷加迪耶(Israel Regardie)向世人展现。雷加迪耶公开承认自己曾大量编辑甚至部分改写了原始文献,以“使它们更加连贯”,同时使现代读者更容易理解它们(Regardie,1969,p.87)。这些原始文献分散在七个重要的馆藏中,但其中有三个是私人性质的,并不对学者开放(Gilbert,1986,pp.176-179)。因此,这就使得我们很难确定,在原初的“金色黎明会”文献里,有多大程度存在心理学倾向。但自20世纪以来,隐秘主义者们不再从原始文献里而是从雷加迪耶对于它们的介绍中获取灵感,所以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介绍”中,而非原始文献。 1.理论 1.1联应论 在“金色黎明”体系及其产生的各类仪式性魔法中,联应理论是基础性的重点。首先需要注意的是,现代隐秘主义者并不喜欢提及人类的创造者——上帝。当我们阅读雷加迪耶的以下文字时,文艺复兴时期与隐秘主义者视角之间的鸿沟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虽然有关金色黎明会仪式的措辞中暗示了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但在我看来,这种措辞只是某种诗意的或者戏剧性的习俗所致。从纯粹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仪式其实更有额外的深刻意义, 即仪式被视为提升个人意识的技术路径,是能完全实现成员自我圣化的方法。(Regardie,1969,p.29) 换句话说:魔法技术实质上是提升神秘意识的心理技术。与之相符合的是,现代隐秘主义的魔法师们似乎在理解联应世界观的原始含义时遇到了严重的麻烦,正如我所论证的,联应世界观是基于对上帝的信仰,而上帝利用形式或结构的相似能反映实在来创造世界。这意味着,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真实且实际的,而不仅仅是某种约定俗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相信文字和图像的神奇力量是自然且合乎逻辑的(Gombrich,1978; Coudert,1978)。简言之,某个名称和其象征性标志之间的关系被建立起来——例如,行星的取神名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种人类的约定俗成,还植根于上帝创造事物的法则。 现代读者们总是发现,实在论者对符号性联应的解释总是难以理解的。由于柏拉图式的观点认为理念世界在本体论意义上比尘世更为真实,这与我们常识中的“实在”和(仅是)“理念”的区别相冲突。并非偶然的是,正是这种常识性的区别,形成了泰勒式(Tylorean) 或弗雷泽式(Frazerian)的魔法定义——“误将理念与真正的联系相类比”(Tylor,1871,pp.116; cf. 104-105),即使是布里安·威克斯(Brian Vickers,1984,1988)和韦恩·舒马克(Wayne Shumaker,1989)等当代专家,也毫无疑虑地采用了这一理论作为他们解释的基础。就我们当前的目的而言,尤其重要的是需要认识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联应论的那种困难,似乎也存在于对当代魔法的理解中。 金色黎明传统中的隐秘主义魔法师们利用了卡巴拉“生命之树”的象征系统中,这一象征系统由十个质点(sefirot)组成(译注:十个质点包括:1. Kether,王冠,Crown;2. Chochmah,智慧,Wisdom;3. Binah,理解,Understanding;4. Chesed,慈悲,Mercy;5. Geburah,严厉或力量,Severity/Fortitude;6. Tiphareth,美丽或平衡,Beauty/Balance;7. Netzach,胜利,Victory;8. Hod,宏伟,Splendour;9. Yesod,基础,the Foundation;10. Malkuth,王国,the Kingdom)。在传统的犹太语境中,“质点”被理解为不可知神的真正力量或表现。但对于犹太教卡巴拉主义者来说,“质点”没有任何约定俗成的含义:它们(并不仅仅是“象征”!)是神在世上的真实存在,并为直接利用神力的复杂联应提供了规范性基础。因此,人们并不会随意使用它们:“质点”的系统为理解神创和神启中各种细节的真正含义提供了一把钥匙。然而,在伊斯拉尔·雷加迪耶之后的金色黎明传统中,该系统通常被理解为纯粹的一种约定俗成。下面这段话来自20世纪60年代的金色黎明会的隐秘学者,它就非常典型: (生命)之树……实际上是一个宇宙文件柜——它可以作为一种共同集合,来分析所有哲学体系和联应理论的定性信息,非此,这些信息将成为大量彼此无关联的细枝末节。你会发现,不同作者的联应观念差异巨大。通过使用生命树和其路径,你将能够验证和检查那些信息,并将其形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由于任何文件柜都是个人事务,并且非常私人化,读者应该仔细考虑这些(由作者提供的)建议,并创建自己的解读表(Torrens,1969,pp.109,114)。 因此,如果通过这一点来解密上帝在自然和经文中的手笔,那么将显然使联应论成为一个纯粹的个人化问题:一种依赖个人偏好的象征秩序来作用于外部现实的便捷方式。引文中提到的“验证和检查”程序也相应地变成个人的行为:“用你的钟摆测试振动感。尝试在各种位置依次对齐指南针的四个点。感觉哪个位置最为活跃”(Torrens,1969,p.115)。这种典型的新时代(New Age)用语,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师们来说完全不可理喻。 1.2 微妙流体 我们关于魔法效力的第二个理论也非常显见。一种负责传导魔法力(magical force)的“微妙流体”概念可以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神圣精神论到18世纪弗朗茨·梅斯默(Franz Anton Mesmer)著名的电磁“隐形”流体论的各种变化中追溯到;它通常以秘传唯物主义(crypto-materialist)的方式被灵性论者(spiritualists)和隐秘主义者所采用,并在19世纪末逐渐变得心理学化(Hanegraaff,1996,pp.430-442,482-490; cf. Me heust,1999)。在这方面,隐秘主义者很少注意到其中的细微差别。例如,有作者将其描述为:“这个神秘的东西是宇宙中的魔法中介、灵魂之光,是万能药,是哲人石和生命的灵药。赫尔墨斯哲学称它为万灵丹药(Azoth)、世界的灵魂、神的处女、伟大的作品。物理科学将其视为热、光、电和磁”(Torrens,1969,p.28)。不用说,这种等同性非常值得怀疑;但隐秘主义者们对细微差别的粗心大意其实非常重要:它反映了一种本质上的务实态度,这种态度感兴趣于一个概念“是否有效”,而不在乎它是否在事实上或历史上是正确的。对于隐秘主义者来说,重要的只是存在“某种微妙的东西”,它“以某种方式”弥合了思想和物质之间的差距。这一预设使魔法最终建立在心理力量上:“心灵使魔法发挥了它的作用”。 1.3 无形实体 最后,第三个理论,关于恶魔。天使召唤,特别是与个人相关的“圣守护天使”(Holy Guardian Angel)或更高自我(Higher Self)交流,在金色黎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是伊丽莎白时期的魔法师约翰·迪伊(John Dee)的“伊洛奇(Enochian)”魔法,他通过中介——他的合作者爱德华·凯利(Edward Kelley)——与无形实体进行了交流(Casaubon,1659; Clulee,1988,ch.8)。隐秘主义的魔法师们对这些“实体”,以及它们所处的中间或“内部”的空间,是否应该以心理学或更高心理学的方式来理解持有异见。有些人认为“心理”一词暗示了这些空间和实存“不那么真实”,其他人则不然(Hanegraaff,1996,pp.194-197,224-229)。而对我们来说,重点则是,它们是否能被称为超自然现象的传统问题,只是到这里它已经变得无关紧要了。由于超自然的上帝已经被一个自为的自然所取代,因此,基于恶魔超自然干扰的传统魔法理论已不如另外两个理论一般再有替代品。即使魔法对“实体”有作用,它也会以一种自然的方式进行。 2. 实践 所有理论都对魔法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隐秘主义者将其转化为一系列“提升个体意识”的心理技巧(Regardie,1969,p.29),包括冥想练习,以及更为重要的可视化。雷加迪耶证明了我们偏离了传统的“实在”象征主义概念有多远,他明确将所有魔法实践的外部因素视为纯粹的常规工具(Regardie,1969,p.44)。 中柱(Middle Pillar)仪式通常被认为是金色明体系中最重要的实践之一。作为一个方便的例子,我们看到它“召唤宇宙力量”的实操方法可以与菲奇诺、迪亚切托的“星辰魔法”相比较。中柱仪式的操作者们使自己背对着一幅卡巴拉生命树的大图片,并想象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一些初步的呼吸和“驱除”仪式之后,他必须想象“宇宙能量”(一个“巨大的能量储存地”)围绕着他,并向各个方向无限延伸。接下来他必须想象出他头顶上最高的“质点”(即“王冠”部分)“旋转成一个明亮强烈且散发着彩虹光的白色球体”。据说这种光可以吸引宇宙的能量。接下来,操作者想象光线下降到下一个质点,并继续“引导”它下降到与自己身体对应的所有十个质点。结果是,“最终你的气场会被激活并吸收宇宙的能量,然后为你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及部位充电”。这种做法接下来可以通过添加声音和颜色的力量(与十个质点相对应)来扩展。通过这种方式,宇宙能量被说成是分配到生命的周身。这是吸引“无限能量去做任何你想做的事”的线索。 在金色黎明传统中,许多复杂的仪式实践远远超出了这个基础练习,它与人类在潜能运动中使用的可视化技术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不过,这一基本方法是现代隐秘主义“魔法”的缩影,其本质是依赖可视化技术来训练想象力。 3. 合法化 文艺复兴时期魔法的捍卫者们,由于需要反对恶魔和异教偶像崇拜的指控,不得不使魔法合法化。当代的魔法师们仍然要面对类似的怀疑,但他们的合法化仅仅涉及处理外部偏见(Hanegraaff,1995a)。对此,我们更重要的是关注魔法师们如何使魔法实践之于他们自己合法化的问题:在这方面,他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与15、16世纪的前辈相似的位置中。菲奇诺和阿格里帕是基督徒,他们相信恶魔形而上学的存在;当代魔法师是世俗时代的人,他们倾向于相信科学和心理学。他们都面临着“弄清楚”社会上的“反常”信仰和实践兴趣的必要性何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着如何避免认知失调。 在谭亚·鲁尔曼(Tanya Luhrmann)对隐秘主义魔法重要的开创性研究中,已经详尽地分析了它的合法化或合理性化过程(Luhrmann,1989)。这里不能详细讨论她的“解释转移”(interpretive drift)理论,虽然这一理论解释了隐秘主义魔法师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解释转移”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使我们理解了世俗的人如何在一个祛魅世俗的世界的立场中成功地使神秘学(esotericism)变得有意义,这样魔法就可以通过适应过程在世界的祛魅中幸存下来。 鲁尔曼的结论如下: 人们带着模糊的念头进入魔法,认为它涉及一种不同的、类似科学的并有关实在的理论。他们很快就参与到一系列精神和情感的体验中,而他们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体验是不相关的,于是他们开始把实践当作一种宗教……而不是一门有理论支撑的科学,人们更看重它的精神和象征价值,并不在意魔法理论的真实性。不过他们还是为这一理论辩护……通过魔法,魔法师对他们世界的感知(他们观察并体验过的)改变了,他们解释这些感知的方式也改变了。当然,他们并不总是认识到他们观察和反应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但最终的结果是,对从业者来说,从事魔法事业变得合理且直接,这一实践对他们来说变得很重要,当受到挑战时,他们通常用武力捍卫魔法理念,即使他们可能对理论认知模糊,并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论点来迎合提问者。(Luhrmann,1989,pp.10-11) 隐秘主义者们合理化魔法的基础方式是,形成一个独立但又联系的“魔法平面”(magical plane)概念,这一概念认为现实包含着各种平行时空。在魔法平面里,想象出来的事物被认为是真实存在着的,如桌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平面中是真实事物一样。解释魔法平面概念的最简单方法我们可以类比一下电脑。屏幕上的图像可能看起来非常真实,但是它直接反映了一种潜在的、更基本的现实,这种现实最终是由数字和零构成的:一种普通用户看不到的并行现实。只有程序员才能访问此级别的现实并使用它;他在这个级别上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必然会反映在屏幕上的现实里。这就解释了为何如此多的当代魔法师也变成了电脑的簇拥,因为魔法被认为是以同样的原理在运作。魔法师在平行现实或“微妙的平面”中工作,在那里想象的东西是真实的。就像电脑专家需要学习具有独特符号和规则的复杂编程语言一样,魔法师也需要学习一种同样复杂的基于联应系统的符号和等价语言。通过掌握这种符号语言,魔法师可以操纵“魔法平面”的现实;作为这些操纵的结果,事物将在日常世界里发生变化。 这个概念对于我们理解魔法在祛魅世界中合法化的问题至关重要。日常世界中的世俗化和祛魅化过程本与魔法平面无关,因此也不会影响到魔法平面中的现实。正如鲁尔曼所观察到的那样,魔法平面概念的目的在于“让不高兴的床伴们分开”(Luhrmann,1989,p.276)。所谓“床伴”的一员,正是日常生活中的祛魅现实。神秘在祛魅世界中的消散可以通过一个使想象力具体化的独立魔幻世界来弥补,在这个魔幻世界里,日常的科学规则和理性并不适用。鲁尔曼正确地认识到这是西方赫尔墨斯主义魔法史上的一个新现象: 分离却联系的“平面”比喻部分源于早期赫尔墨斯哲学……[但]在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中并没有提出不同的支配凡间、天国和精神世界的理性规则。如果有的话,理性将随之上升到更高的层面。精神分析学和科学怀疑主义的出现改变了对其他“平面”的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观念是将不同的世界分开,并把魔法看作是利用这一世界影响另一个世界的手段……现代魔法将不同类型的东西或世界分开,这些东西或世界由不同的规则支配,想要获得这些规则的神秘力量,魔法师们必须放弃理性思维。目标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获得本质上相同的力量,文艺复兴时期的魔法师努力追求道德纯洁,但现代魔法师们却努力拥抱非理性。(Luhrmann,1989,pp.277-279) 因此,这一基本概念允许理智和适应社会的当代人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中,并根据社会背景转变角色。正如鲁尔曼有点恶意地将阿格里帕与当代很有影响力的英国隐秘主义者迪昂·福琼(Dion Fortune)进行比较:“阿格里帕的等级制度将天使与不洁的人类分开;福琼的“维度”上却只是将女祭司与英国家庭主妇分开”。 四、这是为什么?工具因果性和互渗 我们已经看到,在世俗化进程的冲击下,“赫尔墨斯式”的魔法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在理论层面上,联应理论和神圣精神理论仍然是隐秘主义者的魔法的基础,但它们的内容不再与文艺复兴的相同。随着造物主的上帝被自为的自然所取代,符号性的联应往往成为训练创造性想象力的常规及个性化手段,而不再是客观呈现真实的且能被破译其神奇功能的能指。神圣精神倾向于成为一种微妙的东西:它构成了心灵和物质之间的“另一个世界”,而非此世中灵魂和身体之间的那种微妙介质。在实践层面,魔法越来越被解释为一系列提升个人意识的心理技巧;最初专注于学习如何利用自然界的隐藏力量,现在已经变成依赖于学习如何利用心灵的隐藏力量。最后,魔法并非恶魔行为的合法化需求已经被世俗和祛魅世界相容的合法化需求所取代。魔法实践是根据新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心理学的理论)和其基本世界观来进行,这种世界观假定存在一个“魔法平面”或渗透日常现实的替代性现实,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来实现。 尽管如此,前面对理论、实践和合法化策略的讨论始终没有解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当代人为什么希还是希望展开魔法相关的实践。它对完全世俗的“理性—科学”世界观产生了怎样的吸引力?如果魔法被解释为一种心理练习,为什么不放弃魔法而直接选择心理学呢?这些问题无法通过魔法理论或合法化策略来回答:因为即使我们知道隐秘主义的魔法师如何解释他们的实践以及使它们合法化,但我们仍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将于此建议一种可以解决此问题的客位理论(etic),此理论由法国哲学家路先·列维-布留尔(Lucien Lévy-Bruhl)提出,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人类学和宗教研究中最不被理解且最常被歪曲的理论。如果在某些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列维-布留尔的工作会为我们提供一种基本的分析工具,这一工具使得魔法既不会祛魅所掩盖,又能解释了为什么魔法在祛魅进程中幸存下来是自然而然的。 1. 非理性 我将从一个显见而琐碎的观点开始。埃文斯-普里查德(E. E. Evans-Pritchard)提醒我们: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是非逻辑的。神学、形而上学、社会主义、议会、民主、普选、共和国、进步,以及你拥有的一切,都和原始人所相信的一样是非理性的,因为它们是信仰和情感的产物,而不是实验和推理的产物……我们可能比以往更加挑剔,但不会有重大改变……[帕雷托(Pareto)和列维-布留尔]也认同这一点,即在经验或科学行为之外,人们的目标仅是确保他们的观念和行为符合情感与价值观,他们并不在乎他们前提中的内容是科学有效的还是合乎逻辑的。(Evans-Pritchard, 1965, p. 97). 这句话值得注意的地方并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需要被反复提及这一事实。同样,谭亚·鲁尔曼在她新近的研究结论中认为,信仰不是人们认为的那种定势:“命题性承诺有意识地保持并声称它们与其他此类承诺有逻辑关系(propositional commitments held consciously and claimed consistently and in a logical relationship to other such commitments)”(Luhrmann, 1989, p. 353; see also p. 321)。许多宗教理论家似乎发现这一立场令人惊讶且难以接受。即使列维-布留尔一直反对用“原始”思维来解释“理智主义”的谬论,但在生命的最后,他仍然被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如何理解人类的心智既可以是理性的,又可以是非理性的”(Lévy-Bruhl, 1949, p. 130)。而在我看来,其实真正的问题是另一个:“如何理解知识分子对非理性因素在人类行为和信仰(包括他们自己的)中的普遍作用视而不见?” 2. 互渗 列维-布留尔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的“互渗”概念(Evans-Pritchard, 1965, p. 86; Tambiah, 1990, pp. 84–90, 105–110; Scott Littleton, 1985, p. xliii)。坦比亚(Tambiah)详尽地总结道: 互渗……指原始思维中人与物达到同一性和同质性的那种关系。西方思想认为它是实在合乎逻辑的一个独特方面,而在原始思维中,它则被融合成一个神秘的统一……这种互渗意识不仅仅是一种(隐喻性的)表征,它实际意味着一种物质与神秘的联合。列维-布留尔说,原始思维对“次要”原因(或中介机制)漠不关心:原因和结果是直接联系的,其中间环节并不被认可。(Tambiah, 1990, p. 86) 基于“实在”象征主义的联应学说的“关联性”应该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列维-布留尔最初将互渗当作一种“定律”提出(Lévy-Bruhl, 1910, p. 77),但他最终意识到人类的互渗只是一个可观察的“事实”(Lévy-Bruhl 1949, pp. 77–78)。至于互渗的“理论”:他开始承认“说实话,并没有这样一个理论”(Lévy-Bruhl 1949, p. 89)。互渗的本质似乎拒绝了任何理性的尝试(见 Lévy-Bruhl, 1910, p. 77, Lévy-Bruhl, 1949, pp. 206–207)。这种奇特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在列维-布留尔生命的末期,即在他写《笔记》(Carnets)的时候,仍然占据着他的注意力(几乎可以说是纠缠着他)。 在他最初的表述中,列维-布留尔(1910)倾向于着重强调互渗与“原始”文化之间的联系,一方面,现代文化显然与因果联系有关,另一方面:“原始人和我们感知事物的方式完全不同” (Lévy-Bruhl,1910, p. 37; cf. Evans-Pritchard, 1965, p. 91)。然而,他越来越认识到,互渗是一种基本的不可简化的人类要素(“人的结构元素”[Leenhardt, 1975, p. xxiv),它可以在所有文化中观察到,尽管在“原始”文化中比较容易。在《笔记》中,他公开得出了这个结论,并承认许多之前困惑他的问题现在已经不存在了(Lévy-Bruhl, 1949, pp. 131, 164–165, 188)。现在让我们来重新阐述这个根本问题:“心智的原始或文明,并不是两种社会思想的博弈,无论是原始心智还是文明心智,它们都只关乎思维水平和经验”(Evans-Pritchard, 1965, p. 91)。 列维-布留尔认为,互渗基于的是“感觉”而不是反思,它属于纯粹的“情感”和非理性范畴。我们无法理性地理解互渗,是因为“它确实不可理解”;这是预料之中的,因为互渗“既不是思想也不会被表征,因此……它与理智无关”(Lévy-Bruhl, 1949, pp. 5–6)。互渗是人类意识的直接资料,不能被简化为先验推理(Lévy-Bruhl, 1949, pp. 34, 83)。埃文斯-普里查德在对列维-布留尔的注释中正确地强调了此关键点: 例如,原始人不会看到影子时就把社会信条应用于它,虽然根据社会信条,影子是灵魂之一。只有当他真正理解影子时,他才会意识到那是自己的灵魂……同样地,原始人不会看到豹子就把它当成图腾上的那个东西,他感知到的只是图腾。(Evans-Pritchard, 1965, pp. 107–108) 人们再次对“实在”象征主义教义中的相关性感到震惊。文艺复兴时期的赫尔墨斯主义者并不会因为看到护身符就犯下“推理错误”而相信它是神。他所感知到的上帝,是自我表现出的一个形象。 在这一点上,我提几句题外话,与列维-布留尔的公开对手爱德华·泰勒有关。在对原始神话的讨论中,泰勒表示,神话中“万物有灵论(animistic)的发展”“属于一个更广泛的概括”,并且是“更广泛的心理过程的一部分”(Tylor, 1871, I, p. 296)。泰勒称其为“伟大的类比(analogy)学说”;然后以非常积极的词汇去描述它: 那些生活在[神话]思想中的人,他们不需要教导者,不需要任何行文规则,不需要谨慎地使用隐喻,也不需要始终注意比喻之间的一致。旧诗人和演说家的比喻是一致的,因为他们似乎看到、听到并感受到:我们所谓的诗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现实生活。(Tylor, 1871, I, p. 297) 我认为,这不过是互渗理论的一个预设:它是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一个情感层面,而不是理性的层面,这甚至比万物有灵论更为根本,因为类比是不符合逻辑的,它不能简化为基本推理。与泰勒那种官方的万物有灵论论不同,它可以被称为“自发的万物有灵论”,是基于“原始哲学家”的因果推论。可以预见的是,泰勒的万物有灵论并不系统,这一失败破坏了他的整个理论架构。 泰勒和列维-布留尔都没能从知识分子的知性偏见中走出来,根据这种偏见,信仰和实践必须建立在“理论”和“世界观”的基础上。然而,对“互渗”的正确理解需要一个激进的非知性主义的解释。沿着下面的路线,我认为,互渗是: 既非理论(虽然可以发展出理论来解释它,例如基于实在符号的语言理论) 也非世界观(尽管世界观可以用某些理论来解释,例如基于联应的世界观) 不是某种类型的符号系统(虽然它可以用这种系统来表达,例如一种神秘的[esoteric]基督教符号系统) 甚至不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一种人类常量,它在任何思维方式中都会出现)。 与所有这些不同,互渗应该被直接认为是人类思维的自发倾向。因此,它是人类经验的直接和不可简化的资料,既不允许也不需要进一步解释,而只须简单地被注意为一个事实。 3.工具因果性 继坦比亚反对将“互渗”和“因果性”作为两种“世界取向”之后(Tambiah, 1990, pp. 105–110),我更建议将后者精确地定义为工具因果性。与“互渗”非常相似,工具因果性是: 既非理论(虽然可以发展出理论来解释它,例如笛卡尔的理论) 也非世界观(尽管世界观可以用某些理论来解释,例如19世纪某些形式的实证主义) 不是某种类型的符号系统(虽然它可以产生符号系统,例如主导当代社会的那种系统) 甚至不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作为一种人类常量,它同样会在任何思维方式中出现)。 就像互渗一样,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自发倾向:即怀疑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物质原因产生的结果,并以此解释万事。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孩童间的游戏经常被用来解释原始的“魔法”思维(这导致了著名的“蛮野人思维如孩童一般”的推断),但是工具因果性的自发倾向与之共存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一个孩子可能完全沉浸在游戏中;但突然有一个幽灵出现在床边时,孩子可能会开始大笑并问“是谁在那儿?”互渗主导着玩玩具这件事,但这并不妨碍孩子将工具因果性运用于理解幽灵:一定是有人偷偷钻入床下,并试图吓唬他。这就说明了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对列维-布留尔那个批评(也是被引用最多的)是多么微不足道:当然,人们捕鱼或狩猎时,没有理由认为“魔法的”互渗会阻止他们依赖工具因果性。 这种意义上,工具因果性显然须与现代历史中作为意识形态发展的“工具理性”相区别:这个建立在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之上的完整的世界观工程,它声称自己对于现实的方方面面都是绝对真理并具有充分性。在现代历史中,因果战胜互渗并不是独特的(或着逻辑思维胜过前逻辑思维,理性胜过非理性,科学胜过魔法,等等)。独特的仅仅是这种特殊意识形态系统(作为一系列复杂的偶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结果)在西方近代史中确立了自己主导地位的这一现象。历史学家的职责不是评价这种意识形态的真实性,如同不是评价其他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宗教或其他)真实性一样。工具因果性的意识形态可以被简单地认为是当代西方社会的主导“叙事”;与其他叙事相比,其捍卫者的特权地位也必须被视为是叙事的一部分。因此,这种意识形态系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思想和行为,无论人类行为如何时刻反映着互渗与工具因果性的共存,它都满不在乎。 4. 祛魅(Entzauberung) 上述观点让我们能够根据“魔法”的持续生命力来建构“祛魅”的问题。首先,祛魅是基于“工具因果性”这一特殊意识形态的内化(通过社会化的方式)而形成的,包括它的排他性和自我充分性的主张。结果是造成了互渗的严重紧张。在其他文化和历史时期,互渗和工具因果性可能同时存在,并不会引发什么重大问题(偶尔,对古怪的哲学家来说除外)。但是,在一个以工具因果性的内在化为基础的社会文化中,互渗变成一个非常有问题的东西:它看起来像一个令人不安的反常现象,不仅不能被容纳,甚至“不应该存在”。人类心智的自发倾向与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之间的这种不协调是祛魅的基础。因此我们得到以下定义: 祛魅=一种通过接受意识形态在文化上确立的主张来对人类施加的社会压力,这一社会压力否定人类“互渗”的自发倾向,而根据其主张,工具因果性等同于原则上能够合理性地解释现实所有方面的世界观。 在这种意义上,祛魅作为一种社会压力,其会对不同的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人们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屈服它的影响。他们可能或多或少对自己生活中的互渗存在视而不见;他们也可以把互渗归类为某些安全“飞地”(enclave)中(如艺术),这不会威胁到他们对世界运作方式的基本理解;或者,在知识分子看来,他们可以在工具因果性的框架内解释互渗。列维-布留尔绝对属于这一类,但他坚持拒绝简单方案,这最终迫使他接受了以理性必然性来认识非理性因素的那种办法。另一方面,人们可能会通过不同程度的拒绝姿态来回应祛魅的社会压力。但即便如此,他们也几乎无法摆脱主流文化几乎从出生时就逐步灌输给他们的文化叙事力量。简而言之:对于在当代西方社会中出生和成长的人来说,祛魅几乎是不可能避免的。 5. 隐秘主义(Occultism) 让我们回到了最初要回答的问题上:魔法是如何在祛魅世界中幸存下来的?部分答案是传统信仰和制度适应了世俗社会的新条件。而对于为什么现代人想要继续魔法实践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持续存在的互渗来回答,毕竟互渗是一种虽然受到威胁但因为太重要而被不能牺牲掉的东西。 顺便提一下,我提到了在祛魅世界中,艺术可能是互渗继续留存的一个“飞地”,而且我想提醒读者泰勒关于原始民族的陈述,及我们所谓的诗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现实生活。当代隐秘主义者的实践(基于他们的信念,在不同的实在平面中想象出的东西是真实的)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意识,即出于直觉,神话和诗歌的语言不仅仅是美的,而且须传达出一些关于世界的真实本性(Luhrmann, 1989, p. 171)。这种直觉越是被主流社会叙事所拒绝或质疑,克服这种不和谐的情感需求就越强烈。 主流的社会叙事拒绝或质疑这种感觉越强烈时,克服不和谐的情感需要也就越强烈。从此意义来说,对互渗的感知不仅解释了魔法在祛魅世界中的持续吸引力——祛魅的体验实际上导致了重新尝试互渗的情感需求。隐秘主义的魔法师们不会践行他们的实践,因为他们正在寻找互渗的“证据”;这种仪式实践也不依赖于隐秘主义者为了使其合法化而提出的任何理论。相反,仪式仅提供了一个“分隔”的空间(在这里,对互渗的感知被允许自由发挥),这足以解释在一个祛魅世界中,隐秘主义者所提供的享受和情感满足 (见Luhrmann, 1989, p. 176);只有在理论和世界观的层面上,隐秘主义者可能会觉得有必要——走出仪式的空间——使这种实践合法化,进而使它与世界兼容。 五、结论 传统上被归类为“魔法”的实践一直依赖并仍然依赖于人类自发的互渗倾向。互渗与工具因果性的共存并未导致整个社会层面的严重问题,直到作为西方社会主导叙事的工具因果性建立起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新现象对个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压力,并使他们拒绝互渗的存在。一些人为了抵抗这种压力,就在隐秘主义的魔法实践中找到抵抗的自然途径。“魔法”幸存下来,因为互渗的自发倾向属于人的本性;但它变成了“隐秘主义”的魔法,因为从业者觉得有必要在一个祛魅世界中使他们的所作所为合法化。 参考文献 (略)1013
